匂宮出夢 作品

番外(47)休慼與共


                 第1150章番外(47)休慼與共

  【妖后奸臣的世界線,渣艾留在奧地利輔佐蘇菲成為奧國棟樑~承接番外2,6和27】

  1850年4月29日

  春天的維也納比往常更加令人著迷,伴隨著暖風的掃蕩,在城市的公園、花壇和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看到盛開的繁花,這些花卉點綴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川流不息的多瑙河,也倒映著河岸邊的茵茵綠草,氣氛溫暖、舒適而又遲緩,整個城市都好像沉醉在了一首舒緩的樂曲當中。

  不過,在這座中歐的帝都之外,一切就沒有如此安穩了。

  在剛剛過去的整個1848和1849年,法蘭西乃至整個歐洲發生了一系列瞠目結舌的戲劇性事件。

  首先,在法蘭西,巴黎人民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傳統藝能,革命群眾衝上街頭構築街壘圍攻王宮,然後在幾天之內掀翻了統治這個國家已經18年的奧爾良家族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國王(在1830年,也正是這位奧爾良公爵,藉助著革命的東風篡奪了波旁王家的王位,這也算是一種‘天道好還’吧)。

  不久之後,法蘭西成立了共和國,彷彿那一場大革命又重現江湖。

  而隨著法蘭西革命的成功,一場革命風暴也迅速蔓延開來,由西向東席捲整個歐洲大陸,慕尼黑、柏林、華沙,一個個城市都陷入到了動亂當中,就連維也納也有不少激進分子走上了街頭,號召要把法蘭西發生的事情複製一遍,趕走對人民敲骨吸髓的哈布斯堡帝國皇室,尤其是那兩個不得人心、穢亂宮廷的妖后和姦臣。

  好在,帝國政府似乎對此早有預備,在攝政皇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萊希施泰特公爵夏爾·波拿巴的指揮之下,維也納周邊部署的軍隊和警察迅速按照計劃就位,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衝入到了維也納城內,接著在兩三天之內平息了市內的所有騷亂。

  而後,在混亂的政局當中,艾格隆的堂兄,一直流亡在外的前荷蘭王子路易·波拿巴,居然返回到了法國境內,然後堂而皇之地打著拿破崙皇帝的旗號競選總統。

  接著,帝國政府又頒佈了戒嚴令,帝國境內的所有城市都實施宵禁,任何膽敢違抗禁令的騷亂分子都將被格殺勿論。

  隨著數萬名士兵經過極小規模的開火之後進入匈牙利首府布達佩斯,帝國最後一處動亂的火苗也被鎮壓了下去。

  經過事前的精密計劃、以及事後的鐵腕鎮壓,這一場從法國起源的大動亂,終究沒有傷及到奧地利帝國的根基,帝國和哈布斯堡皇室,總算有驚無險地逃過了這一劫。攝政皇太后蘇菲,靠著她最寵信的公爵牢牢地控制住了這個龐大廣袤的帝國,一如1838年所做到的那樣。

  在讓哈布斯堡皇室的統治繼續“安如磐石”之後,皇太后和公爵又採取了按兵不動、隔岸觀火的策略,冷眼旁觀歐洲各地的局勢變化。

  在當選總統的第一時間,路易·波拿巴就向維也納的公爵發去了報喜的信件,同時還在信中“盛情邀請”公爵前往巴黎共襄盛舉,讓家族重返皇位,他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自己以總統之身篡位成功,一定把皇位讓給弟弟坐。

  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蘇菲自然大怒,在她看來這是分家僭越本家,是對自己愛人的“大不敬”,然而公爵卻對此不以為忤,寧可繼續冷眼旁觀局勢的發展。

  而公爵也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寫回信給自己的堂兄,先是恭維一番,祝賀他的勝利,然後表示自己已經在奧地利成家並且開枝散葉,絕無去法國蹚渾水的想法,家族在法蘭西的事業可以全部交給堂兄自己處理,並且在信的最後,他還祝願堂兄往後“步步高昇”。

  當然,在內心深處,她也極度不願意自己心愛的人離開自己前去巴黎——哪怕是去當皇帝。

  很明顯,到了1850年,歐洲的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路易·波拿巴總統已經控制了整個局勢,就差一場政變,然後搖身一變,成為帝國皇帝了——而大多數對共和國不感冒的法國人,反而會對此歡呼。

  首先,是革命隊伍的“內訌”,巴黎的資產階級政府和無產階級發生了劇烈內訌,最終以政府調集軍隊炮轟巴黎,血腥鎮壓了無產階級的第二次起義而告終,國王雖然被趕跑了,但是革命卻還是死去了。

  他到底是應該為家族的復興而高興呢?還是應該為這一切和自己無關而沮喪呢?

  “呸!如果他真的打算讓你坐,那為什麼不先邀請你去選總統,而是等自己搶到大位了再來賣好?我看他就是想要利用你,等成事了再把你一腳踢飛!”收到這封信之後,蘇菲一眼就看出了對方的險惡用心,然後力勸公爵不要聽信這種謊言,貿然踏入到險地當中。

  這其中,公爵的處境最為微妙:他明明是波拿巴家族的正牌繼承者,然而現在卻成為了奧地利帝國的首相,而他精明強幹的堂兄,現在統領著波拿巴家族在法蘭西的勢力。

  如果說革命是一個驚天霹靂的話,那麼接下來法蘭西可謂還是“大戲連臺”,一幕一幕的驚人反轉,讓人看得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