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番外(37)日在楓丹4


                 因為心事重重的緣故,夏露顯得有些無精打采,而這被珂麗絲忒爾公主敏銳地察覺到了,不過,她也只能盡力安慰夏露,並且表示一切都還在正軌上。

  到了傍晚時分,兩個朋友按照往常的節奏互相道別,而夏露則返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吃了晚餐之後,和往常一樣,她練習了一會兒小提琴,不過,等到母親歸來之後,她就放下了手中的樂器,然後來到了目前的面前。

  “媽媽!”一看到母親愛麗絲,她就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而愛麗絲,也立刻將女兒抱進了懷中,“夏露,祝賀你的成功,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自從陛下夫婦返回到法國以來,這十幾年當中,愛麗絲夫人一直都追隨在兩位陛下身邊,並且因為自己的勤勉和能力,成為了宮廷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她不光協助打理宮廷的各項事務,甚至還能夠參知機要,為陛下整理和傳達內外的各種信息,可謂是備受榮寵。

  眼下,已經三十好幾的愛麗絲,雖然因為工作勞累的緣故,眼角邊有些不勝疲憊的痕跡,但由於平常深居簡出而且不惜工本的保養,所以皮膚仍然白皙透亮,再配上優雅的言行舉止,依舊是那個光彩照人的貴婦人。

  看到女兒之後,她的臉上浮現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顯然對女兒演奏會大獲成功的表現,她心底裡感到與有榮焉。

  於是,趁著母親今天不太忙的機會,夏露就親暱地靠在母親的身邊,興致勃勃地跟她講述自己的演出經歷,而愛麗絲也聽得興致勃勃,絲毫不覺得煩擾。

  夏露一邊說,一邊在心裡觀察周圍,盤算時機,等到確定周圍沒人能聽到的時候,她刻意放低了聲音,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媽媽,我還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

  “什麼事啊,這麼緊張的樣子。”愛麗絲笑著問。

  “我……我昨晚碰到夏洛特了。”

  “什麼?”愛麗絲的笑容頓時消失不見,“你怎麼碰到她了?”

  作為夏露從小到大的玩伴,夏洛特自然也是愛麗絲看著長大的,前段時間夏洛特的失蹤也讓愛麗絲頗為震驚和牽掛,現在聽說了她的消息,自然也非常在意。

  於是,在母親的注視下,夏露原原本本地將夏洛特的表現複述給了母親。

  隨著她的講述,愛麗絲臉上的表情也不復輕鬆,而是變得凝重和尖銳起來。

  “這麼說來,她參加了王黨,還準備搞什麼顛覆行動?伱確定嗎?”

  “雖然也有可能是夏洛特發了癔症在跟我演戲,但是大概率應該就是如此了——”夏露滿懷遺憾地點了點頭,“媽媽,我們得為此做準備。”

  “如果她非要犯傻,那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愛麗絲嘆了口氣,“現在只能小心別讓她牽連了吧。”

  “我倒是覺得,我們還能夠為她做點什麼……總不能現在就棄之不顧吧。”夏露小心翼翼地回答。

  “她如果只是犯了一般的錯,那我們有辦法,可是現在她犯傻要當叛逆,那還能怎麼辦?不主動去告發她,已經是我們的慈悲了……”愛麗絲不以為然。

  夏露一陣沉默。

  片刻之後,她突然換了個話題。

  將自己今天在巴黎碰到的示威和騷亂告訴給了母親,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這確實值得憂慮啊,現在確實經濟不太景氣,各地都有類似騷動,所以政府也在想盡辦法緩解問題。”愛麗絲又嘆了口氣,愁眉緊鎖顯然也在為此感到煩擾,“陛下現在對此也非常上心,相信過得不久,他會解決問題的。”

  “那麼,我想問下,如果在這期間,巴黎發生了什麼動亂,會怎麼樣?”夏露又問。

  看著女兒認真的神色,愛麗絲的眉頭皺得更加深了。

  不過,她沒有呵斥女兒不要問這麼多小孩子不該問的東西,反而在沉吟片刻之後,開回答了女兒。“對這個問題,政府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吧,在第一階段,由警察來負責控制局勢;如果警察應對不了,就啟動第二步,讓城內由退役士兵和商人、業主組成的國民自衛軍進行彈壓……”

  “那第三階段是什麼?”夏露直接追問。

  這個問題,好像是按下了什麼開關似的,房間裡的空氣陡然凝固了起來,愛麗絲光潔白皙的臉上,似乎也閃過了一絲不祥的煞氣。

  “如果前面都失敗了,巴黎失控,或者巴黎和楓丹白露之間的聯繫被切斷,那麼就採取最後、也最嚴厲的手段,陛下的近衛軍將緊急動員,幾個小時內就向巴黎開拔,執行鎮壓。”雖然愛麗絲的聲音還是和之前一樣平和溫柔,但是這些言辭當中卻不可避免地沾上了一些肅殺之氣,“告訴你吧,這個計劃從陛下剛剛執政開始就在暗中擬定了,這麼多年也不斷被完善,現在所有建制單位的行軍路線、沿途給養都早就準備好了,城內主要的幾條街道也都已經規劃了行軍路線和清場順序,就連主要的炮位陣地也都事先在地圖上標好了位置,只要近衛軍進入城內,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控制住整個城市。”

  “陛下……居然老早就在計劃這種事了……”夏露聽了暗自咋舌。

  她一下子也百味雜陳,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種事。“這還真是未雨綢繆啊……”

  “陛下私下裡跟我說,不敢對自己的首都開炮的君王,不是個好君王,畢竟先皇當年也是這樣起家的。”愛麗絲的眼神有些躲閃,顯然她也覺得這話說得有點過於玩世不恭了,“雖然這話有些過分,但是……有時候,面對危機,我們也只能採取堅決而且無情的手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如果我們稍有遲疑,然後失去了首都,外省就會觀望,然後人心動搖,再拖延幾天就有國家傾覆的風險,所以,必須從一開始就堅決動手,越快越好。越是不留情面地去挽救國家,付出的犧牲反而就越少,不是嗎?”

  1830年,波旁王朝面對突如其來的巴黎暴亂,手足無措,在幾天之內就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奪回的王朝統治權。

  皇帝陛下也正是靠著那一次危機“撿漏”,從而回到國內成功復辟帝國的。

  雖然他是這場暴亂的最大受益者,但是波旁王家的下場也給了他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