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91,旺代


                 “現在這樣正好,您給我的已經夠多了!”

  看到艾格妮絲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生氣,反而還在慶幸終於可以低調下來了,艾格隆也放下了心來。

  這一路上,他之所以如此高調地熱捧艾格妮絲,一方面是為了讓她開心,但另一方面,更重要地也是利用她來為自己聚攏人氣,從結果上來看,這一招確實是很有效果的。艾格妮絲在巡遊所到之處,以自己的“扮演”而激發起了那些擁有宗教熱情的人們,這是艾格隆單憑自己做不到的壯舉。

  但事情有利也有弊,現在弊端來了——他的岳父在奧地利聽說此事之後怒不可遏,強行為女兒出頭,要求保住特蕾莎的體面,這也讓艾格隆明白,是時候偃旗息鼓了。

  當然,偃旗息鼓也並不意味著立刻雪藏艾格妮絲,接下來他將會逐步淡化艾格妮絲的存在感,讓外界更多地聚焦於自己身上,直到最後,艾格妮絲也將回歸到她所向往的低調生活當中,成為自己幕後的情人。

  “你的姐姐還說了什麼嗎?”艾格隆問。

  “姐姐說過等我回到巴黎之後,最好去向王子當面道歉,以便表達我的愧疚,順便讓他轉告給卡爾大公,我絕對無意去抹特蕾莎公主的顏面,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支持陛下的事業而已……在完成了這一項任務之後,我保證今後不會再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當中。”

  “艾格妮絲,你沒必要做到這個地步的。”艾格隆一聽就搖了搖頭,“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安排的,你並沒有做錯什麼,那就更沒有必要去替我道歉了……卡爾大公的怒火,就由我來處理就……”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艾格妮絲就直接伸出食指來,輕輕地堵住了他的嘴,“好啦……別再讓我為難了,就讓我好好道個歉吧,我得到的東西已經過於多了,我可沒有辦法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來。再說了,如果道個歉就能夠平息風波,讓大家都能夠安心下來,那我何樂不為呢?”

  既然她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艾格隆也只能無奈地答應了下來,對他來說,事件以這種方式結束倒也算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了。

  客觀上來看,是他自己一手製造了所有問題,但所有人都會假裝問題不在他身上,也沒有人強迫他道歉或者發誓,以前如此,以後更加會如此,這就是權力的奧妙所在。

  在和艾格妮絲結束了現在這個不甚愉快的話題之後,艾格隆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回到了他的巡遊上。

  在魯昂的宗教慶典結束之後,獲得了民眾歡呼的艾格隆與艾格妮絲再度啟程,一路向西再向南,一邊享受著各地殷勤的接待,一邊想方設法展示自己親民的一面,拉攏民眾的支持。

  這支龐大的遊行隊伍,越過了盧瓦爾河,終於來到了法蘭西西部聞名遐邇的旺代地區。

  說這個地方“聞名遐邇”,並不是它的歷史多麼悠久,而是因為就在30多年前,這片地區爆發了法蘭西革命史上持續時間最長,也最血腥的內戰。

  在大多數通常的敘事當中,激起這一場內戰的是旺代農民們的“愚昧”,他們在對共和國懷恨在心的貴族以及教士的慫恿教唆下,拿起武器反對平等博愛的革命政府,是不幸的悲劇。

  但是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簡單。

  相比於法蘭西其他地方,旺代地區土地相對貧瘠,而且交通閉塞,所以居民的生存條件惡劣,這種窮鄉僻壤教會內部的高層避之唯恐不及,根本就不想跑去“剝削”那裡的居民,所以在歷史的演變下,當地的鄉村教會變成了社會組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堂神父基本都是當地人,是本地人的兄長,本地人的子侄,教堂的資產也是村莊裡的公產,神父們保存傳授知識、參與農業生產活動,記錄當地戶籍;而留在當地的貴族鄉紳,大多數也承擔著重要的地方自治體責任,不少人出錢給當地修橋鋪路、建設學校,本身也過著相對簡樸的生活,在這個社會文化極度保守的地區,巴黎貴人們的驕奢淫逸和他們並無多少關係。

  誠然,這樣一個封閉落後的社會,並不是什麼理想的“田園牧歌”,這裡一樣存在著貧窮和剝削,但是這畢竟是多少年來千錘百煉的社會形態,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然而大革命的洪流卻幾乎沖垮了旺代人熟悉的一切。

  但即使如此,旺代人的反抗也是隔了很久才爆發的——畢竟,對農民們來說,國王雖然是上帝註定的統治者,但離他們實在太過於遙遠了,遙遠到沒必要為他送命。

  最初革命爆發,巴黎人裹挾國王,搞什麼君主立憲,旺代的農民雖然不滿,但還是忍了。

  接著,革命政府宣佈要求各地神父宣誓效忠共和國,並且趕走了不願意宣誓的教士,然後瓜分了各地的教會資產,旺代鄉村的公產被拍賣,這激起了農民更大的不滿,但還是忍了。

  到了1793年,一切不滿終於被點燃了,變成了熊熊烈火。

  這一年,國王和王后被先後送上斷頭臺,法蘭西也和外國開始交戰,共和國決定在全國實行強制徵兵令,每個成年男子都有義務服兵役保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