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49,互助


                 又是一個多霧的清晨,在孤寂冷清的洛伊希滕堡宮當中,時間彷彿已經靜止在了淡淡的薄霧當中,遺世獨立而又被世界所遺忘。

  洛伊希滕堡宮的主人,巴伐利亞的奧古斯塔公主如同往日一樣,準點來到了早餐桌前,她年幼的孩子們也都乖巧圍在餐桌邊,安靜地陪同著母親用餐,整個餐桌一片寂靜,禮儀固然完備,卻缺乏家庭之間應有的溫度。

  自從公主的丈夫、歐仁-德-博阿爾內親王逝世之後,洛伊希滕堡就陷入到了這種半停滯的死寂當中,他的遺孀日復一日,用照顧孩子來打發自己孤單冷寂的生活。

  不過,最近以來,奧古斯塔公主稍微多了一種打發閒暇的方式——看報紙。

  報紙就意味著和外界信息相連,更是一種“對世界抱有希望”的象徵,而在公主閱讀報紙的時候,孩子們誰也不敢出聲來打攪母親,只是各自用餐。

  時間緩緩地流逝,公主放下了報紙,雖然沒有說話,但她的眼神當中卻比平常多了幾分喜色。

  促使她暗自竊喜的原因只有一個——波拿巴家族在法蘭西又重新得勢,眼看她年輕的義弟就可以重建帝國並且登上皇座了。

  作為歐仁的遺孀,她當然樂於看到年輕的羅馬王創造奇蹟,因為這肯定會讓亡夫在天之靈感到欣慰;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好消息,預示著她的孩子們可能將有著更加錦繡光輝的前程。

  當年,為了討好拿破崙皇帝,她的父王接受了和波拿巴家族的聯姻,把她嫁給了歐仁親王,雖然一開始她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不願意嫁給一個“暴發戶”,但是在婚後她又馬上對歐仁親王正直質樸的性格大為傾倒,非常滿意這樁婚事了。

  夫婦兩個琴瑟和諧,一起度過了十幾年的婚後生活,這期間經歷了風風雨雨,見證了拿破崙帝國的輝煌與覆滅,還生下了好幾個孩子。

  然而好景不長,歐仁親王在1824年英年早逝,讓公主承受了慘痛打擊,在悲傷之餘,她不得不從此一個人支撐家庭,把自己的孩子們一一撫養成人。

  出於歐仁親王的特殊地位,在帝國覆滅之後,他的親王頭銜已經不再使用,轉而只能使用巴伐利亞國王敕封的洛伊希滕堡公爵頭銜(也就是和艾格隆這個萊希施泰特公爵一樣,成為了德意志低級王公),這個家庭也處在了“算是王族,又不太算”的尷尬境地,所以為了讓孩子們未來有更加光輝的前途,奧古斯塔公主可謂是殫精竭慮。

  為了“維持門楣”,她先後將兩個女兒非常嫁給了瑞典王儲和巴西皇帝,同時也讓兒子們想辦法去迎娶各國的公主。【在歷史上,她的小兒子馬克西米利安還娶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長女,讓博爾阿內家族的一個分支定居在了俄羅斯。】

  之前艾格隆來訪問巴伐利亞的時候,特意抽出時間來拜訪自己義兄的遺孀,而奧古斯塔公主和孩子們也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年輕有為的羅馬王陛下。

  只不過,當時的奧古斯塔雖然很欣賞少年人的風範氣度,卻怎麼也沒有想到,短短兩年之後他就能夠君臨法蘭西了。

  作為寡婦,公主對其他一切都已經不太關心,唯獨放不下的只有孩子們的前途,而羅馬王的重新得勢,自然就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正因為之前互相留下了好印象,所以她很自然而然地想象,如果自己的兒子們跑去找艾格隆的話,一定會被他重用。

  公主的兩個兒子,奧古斯是1810年出生如今剛剛20歲,馬克西米利安是1817年出生,如今才13歲,無論哪個都被她從小悉心教養,既有貴族應有的禮儀又不缺乏學識,在公主看來只要能夠得到羅馬王的提攜照顧,未來肯定就能夠大有前程,甚至重新變成帝國親王也說不定。

  雖說這麼多年來,博阿爾內一家人都很受巴伐利亞宮廷的照顧,但奧古斯塔公主的想法,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看來這根本就沒有什麼問題,而是王公貴族們之間習以為常的事情。

  幾百年來德意志的小王公們就一直在法蘭西和德意志的宮廷之間橫跳——比如赫赫有名的歐根親王,就是從小在路易十四的宮廷當中長大甚至還一度為法軍服役,到後來才投靠到德意志皇帝的麾下和法國為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