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71,惜別


                 在寒冷的清晨當中,一支不起眼的馬車車隊,集結在了杜尹勒裡王宮前的廣場上。闌

  透過薄薄的晨霧,廣場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廝殺後的痕跡,有些碎石磚塊上甚至還有發黑的血跡,無聲地講述著不久之前發生的慘劇。

  在槍響的那一刻,王權隨之威嚴掃地,波旁王室的統治,也在這裡終結了。

  此時王宮的車隊,正是來接送查理十世國王和其他王室成員的。

  接下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將從王宮直驅到比利時,而後在那裡開始自己的流亡生活——運氣好的話,他們可以得到某個大國的庇護,然後在那裡安居下來。

  在國民自衛軍士兵的監視下,王室成員們、以及他們身邊的親信僕從分別一個個走上了馬車,這些老老少少,平日裡享有著至高無上的尊崇,被周圍所有人奉承討好,然而此時此刻,他們卻滿面哀慼,再也看不到過去的趾高氣揚。

  在這一片悽風苦雨的氣氛當中,有人目光呆滯神情麻木,有些失聲痛苦,還有人戀戀不捨頻頻回頭,無論他們作何表現,他們都非常清楚,這座王宮、乃至這個王國,以後恐怕都與他們無緣了。

  因為之前的協議,所以他們可以帶著不少財產離開,即使流亡也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這種富足的生活,又怎麼可能比得上之前的榮華富貴呢?闌

  但是即使再怎麼痛心疾首,他們此刻也無計可施,只能哀嘆命運再一次拋棄了波旁家族。

  在這一群人當中,查理十世國王相對來說保持著最平靜的姿態。

  一方面,他畢竟是國王,必須穩住儀態不能露怯;另一方面,他在40年前就已經體會到了流亡生活,相當來說經驗豐富,即使往日重現也不至於絕望。

  曾經的御弟阿圖瓦伯爵,是三兄弟當中第一個逃離法國的,而現在,歷史又再一次讓他不得不品嚐同樣的苦澀,不同的是,那時候他畢竟不需要為國家負責,而這一次,頂著亡國之君罵名的人不再是可憐的長兄路易十六,而是他本人……

  哥哥路易十六被處死的場面,他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但是早有耳聞,那時候斷頭臺旁邊圍滿了暴民,大聲鼓譟和歡呼,嘲弄著君王的隕落;而這一次,他身邊卻靜得出奇,王宮周圍並沒有多少市民圍觀,彷彿巴黎人對波旁王室再度垮臺的歷史時刻已經漠不關心。

  唾罵和嘲笑固然悲慘,但是這種無言的沉默和漠不關心,卻似乎比唾罵嘲笑更加悲慘。

  這似乎意味著,這個王室連被人恐懼和厭惡的資格都已經失去了。闌

  帶著無盡的痛苦,查理十世國王抬起頭來,深深地看了一眼在霧中若隱若現的王宮。

  住了多少年的王宮,他在這裡處理國事,發號施令,大發雷霆,此刻一切卻好像只是做了一場夢一樣。

  他知道,從今天開始,波旁家族的國祚,又一次無情地斷絕了,

  面對命運無情的巨輪,儘管它在期間努力掙扎,激烈反抗,並且一度藉著外國君主的大發慈悲而復辟成功,但是它終究還是劫數難逃,再一次轟然倒塌。

  還能再重新復辟一次嗎?他不敢確定。

  上一次他逃離法國之後,足足過了24年他才得以返回到這個國家當中,他的人生還會再有24年嗎?

  他轉過視線,又看了看自己旁邊唯一的孫子亨利。闌

  這個年幼的孩子,也是王室成員們當中情緒最為激動的,他大聲抽泣嗚咽著,為自己不得不離開自己從小居住的地方悲痛不已,雖然他對國祚和權力還沒有什麼概念,但是想必他也知道,他已經丟失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了……

  自己已經老邁不堪,估計此生都沒有再回到國家的希望了,王太子也庸碌不堪,看來,整個家族的希望,就只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了。

  他一把把孫子抱了起來,用老人最後的氣力和溫存,安慰著自己的孫子。

  “陛下,我們一定會回來的……”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旁邊的說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