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241,喜訊


                 塔列朗寫給艾格隆的親筆信,在幾天之後,就被送到了艾格隆的手中,收到信之後,艾格隆立刻就放下了手中的事,拆開了他的信審閱。

  不過,看完之後他卻有點失望,因為裡面的內容平淡無奇,雖然辭藻華麗花哨,但是隻是一些場面話而已,塔列朗並沒有說一定要為自己效力,更加談不上給他什麼指點了。

  艾格隆知道,這頭老狐狸慣常見風使舵,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押注的,他現在和自己解除,與其說是站在了自己一邊,不如說是試探自己,看看自己的能耐和誠意。

  當然,這對艾格隆來說也是極大的進展了——塔列朗肯跟自己接觸,本身就意味著在他眼裡,自己確實有機會。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和塔列朗建立了一條聯繫的渠道,接下來可以繼續努力說服他站在自己一邊。

  毫無疑問,在和自己接觸的同時,塔列朗也會繼續保持和其他人的接觸,以便待價而沽;但話說回來,自己不同樣可以從塔列朗那裡,用直接或者間接的手段,探聽到自己對手們的虛實嗎?

  現在他不缺乏為他效忠的人才,也不缺乏自己的勇氣,最缺乏的是信息,他畢竟沒有身在巴黎這個漩渦的中心,只能依靠各種手段來彌補這個缺陷,獲取足夠的信息。

  他也不怕跟塔列朗更多交流坦白自己,雖說塔列朗是個享譽歐洲的外交大師,但是他從小可是和梅特涅一起長大的,見識未必差過對方几分,更何況還有足夠的“歷史教訓”作為他的借鑑參考,想來也不會在塔列朗面前露怯。

  況且自己還非常年輕,無論有什麼出格的言論,都可以用年少氣盛來彌補,對塔列朗這種行將就木的老年人來說,年輕人該有的尖銳可能反而會讓他耳目一新。

  正因為有歷史作為參考,所以一方面他竊取了塔列朗的創意,以在比利時問題上的重大讓步作為誠意來換取英國人的妥協,讓塔列朗也不得不驚歎自己的眼光;另一方面他甚至知道原本歷史線上塔列朗獲得了什麼待遇,所以可以乾脆地開出更高的價格。

  他給塔列朗開的價碼很高,比奧爾良家族開的價要更高,這就像是在一場牌局當中,窺到了對手的底牌然後自己加註,簡直穩賺不賠。

  當然,全靠歷史參考肯定是不夠的,從自己逃離奧地利開始,歷史的走向也在不斷因為自己而發生偏差,現在還是一些微小的、不重要的偏差,但是隨著自己的步步高昇,那麼偏差會越來越大,再也沒有“底牌”可以給他看了。

  所以他必須在這段還能“參考歷史”的時間裡不懈地學習,讓自己變成一個下盲棋也能非常出色的選手,這樣才有資格和其他人同臺競技。

  對於塔列朗,其實他已經在心裡做出安排了。

  如果塔列朗不肯合作,那麼他一旦回國就要立刻清算——倒不是他在意拿破崙和塔列朗的舊怨,而是這個老傢伙實在太危險了,他不敢把對方留在腹心之地繼續搞陰謀,寧可把他軟禁起來,讓他老死於自己眼皮子底下。

  如果塔列朗和自己合作,那當然他願意在表面上執行自己的承諾,也給塔列朗應有的尊重,反正這糟老頭子活不長了。

  在歷史上,塔列朗是1838年死去的,而且在死前幾年,他就已經因為老邁衰朽而不能履事,這就意味著他在1835-1836年左右就會不堪重任而下臺,無論自己給了他什麼,時光都會讓他自己吐出來。

  哪怕從最壞的情況來說,他也只需要忍耐塔列朗三五年,讓這個老頭子成為自己朝廷的第一號人物,掌控權力但也背上罵名。

  自己正好可以在這幾年裡面把幾件想要做卻又得罪人的事情都做了,反正塔列朗這個老頭子不會生氣,更不會在乎捱罵。

  這麼一想的話,這一場政治交易當中,自己非但什麼都沒有虧,反而賺到了——不管他怎麼想,剛回來的時候一定要和既有的利益集團進行妥協的,既然反正要妥協,選塔列朗這個註定活不了幾年的老頭子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