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69,離經叛道


                 在瑪麗亞的提議之下,兩個人一起來到了米蘭大教堂參觀。

  這座教堂,前後花費了幾個世紀興建,耗費了難以想象的人力物力,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哥特式建築,也是最宏偉的大理石建築,佔地面積超過了一萬平方米,而教堂上的尖頂最高處高度超過了100米,幾乎可以稱為一座大理石構成的小山。

  而且,與平平無奇的小山包不同,它的外牆、窗戶和柱子上充斥著精美的浮雕,總計有數千座,而在屋頂上,還聳立著135個尖塔,每個尖塔上也都有著精緻的人物雕刻。

  光是站在教堂外的遠處,就足以感受到它帶來的震撼了。

  古人就是以這種直觀的方式來展現信仰和宗教的威力吧……

  “好厲害!”瑪麗亞看得有些咋舌,“雖然早就聽說它有多麼宏偉了,但是果然只有親身見過才能夠有直觀的印象。”

  “是啊,確實讓人震撼。”艾格隆點了點頭。“當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是在這裡頒佈了《米蘭敕令》,宣佈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人都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承認了基督教會的合法地位。從那時候起,米蘭人就認為自己在基督教歷史上佔據有重要的地位,他們寧願花費幾個世紀來建設如此宏偉的教堂,也是為了彰顯這種地位吧——”

  “啊,那些可憐的基督徒。”瑪麗亞笑著聳了聳肩,“若不是他們當年不畏犧牲地傳播教義,我們到今天都可能無法傳承基督信仰了呢。”

  “如果沒有基督教,也會有一個類似基督教的東西被髮明出來並且為那時候的大眾所接受的。”艾格隆回答,“當時帝國的秩序正在崩壞,就連羅馬皇帝都朝不保夕、接連死於非命,公民們的財產和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他們這些可憐人需要一種明確而且簡單的信仰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是人間的痛苦帶來了對宗教的渴望,至於它的名字反而不那麼重要。”

  艾格隆這番頗為唯物主義的話離經叛道,如果瑪麗亞是一個嚴格而且虔誠的天主教徒的話,她肯定會勃然大怒並且怒斥這個少年人。

  不過,瑪麗亞對上帝的態度和自己的姐姐也差不多,所以她也不至於生氣了。

  “這話說得倒也沒錯。”她輕輕點了點頭,“我們的家族因為我們立場,所以必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這又有何意義呢?當年天主教徒和那些新教徒們在我們德意志大地上彼此廝殺,到處十室九空,最後又換來了什麼呢?沒有救贖也沒有憐憫,上帝並沒有展現出祂的慈悲,最後反倒是新教徒們獲勝了,保全了它們的領土與信仰……所以其實我也不大相信上帝的意志,祂要麼不存在,要麼並非全知全能,要麼根本不在乎凡人,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意味著祂與我們祈禱的那個神不同。

  而對我來說,只要神保佑我,那麼信仰上帝或者信仰阿波羅乃至維納斯,對我來說都是無所謂的。首先是我自己更加重要。”

  頓了頓之後,她又狡黠地笑了起來,然後故意放低了聲音,“小時候我們在接受家庭教師們的神學教育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內心當中抱有類似的疑惑了,然而無論是誰也無法準確地解答我的疑惑,最終他們煩了,讓我閉嘴什麼都別問……於是我就知道,神,說到底也就只是這麼回事罷了,人人心照不宣但人人都必須當祂存在,與其說祂是神靈倒不如說祂是歷史是習慣,是文明傳承的符號與紐帶,是我們德意志人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象徵性證據。當然了,這些話我也只是私下裡說說罷了,要是被旁人知道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公主居然在思想上接近於泛信者甚至無神論者,天曉得會發生什麼!”

  看著她的笑容,艾格隆也禁不住會心一笑。

  當年,在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地席捲整個德意志的時候,大量德意志王公選擇加入到了宗教改革派的陣營當中,比如薩克森、勃蘭登堡等等,而巴伐利亞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卻仍舊站在了天主教陣營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