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226,大使


                 在深秋的寒風當中,奧地利駐土耳其大使弗里德里希-馮-根茨,正和往常一樣,吃完早餐之後在使館的小花園當中散步,以便清醒自己的頭腦。

  這段時間,對他來說,是蕭瑟而又動盪的日子。

  如同梅特涅首相所預料的那樣,俄羅斯帝國真的發動了進軍。

  就宗教意義上來說,他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將是基督徒又一次膺懲殘暴野蠻的異教徒,可是作為一個奧地利帝國外交官,他不得不和首相一樣,為歐洲均勢平衡的動盪而感到憂心忡忡。

  當然,這些憂慮目前尚不足以讓他恐懼,他畢竟是經歷過之前那些最可怕、最血腥事件的見證者,現在巴爾幹的小場面比起當年來不值得一提。

  他被派到伊斯坦布爾來,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煩人的糟心事。

  作為梅特涅首相的心腹兼好友,他在歐洲外交界當中早已經享有了一定的聲譽,而在奉首相之命來到了伊斯坦布爾之後,他也理所當然地得到了奧斯曼帝國高層的禮遇。

  眼下,焦頭爛額的蘇丹及其大臣們對目前敗壞的局面已經是束手無策焦頭爛額,希臘獨立戰爭的烽火連續幾年都未曾熄滅反而死灰復燃不說,俄羅斯帝國也趁機摻和了一腳,向著帝國的心臟發動了進軍。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正處於一個新的低谷期當中,內政腐敗,軍事孱弱,財政也瀕臨枯竭,光是鎮壓希臘起義軍就已經耗盡了他們的財力和物力,又哪裡有能力抵抗本來就打不過的俄羅斯?

  顯而易見,如果僅僅單靠奧斯曼帝國本身的話,他們無論如何都是抵擋不住沙皇的大軍的。

  在慌亂當中,馬哈茂德二世蘇丹撤換了他辦事不力的大維齊爾穆罕默德-賽利姆帕夏,轉而任命他的寵臣伊澤特-穆罕默德帕夏接任,但是剛剛上任的大維齊爾又能改變什麼呢?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俄羅斯人的大軍一路向著伊斯坦布爾進發,一籌莫展。

  既然單靠自己已經無望,伊澤特-穆罕默德帕夏只能將視線投向了歐洲列強們,他拼命遊說歐洲大國的大使們,指出如果奧斯曼帝國如果全面崩潰,那就意味著伊斯坦布爾將會落入到俄羅斯人之手,而那也就將意味著其他國家未來也會步自己的後塵,淪為貪得無厭的俄羅斯人的犧牲品。

  不得不說大維齊爾抓住了要害,也理順了問題的實質——在俄羅斯的步步緊逼之下,土耳其的存亡已經不再只是它自己一家的問題了,而關乎所有歐洲列強的利益,沒有人願意看到俄羅斯帝國的艦隊可以任意進出地中海,也沒有人願意它的血盆大口又吞下一片歐洲的土地。

  正因為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發生,所以弗里德里希-馮-根茨大使只能去想辦法阻止。

  他的主要注意力並沒有放在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和他的大維齊爾身上,在他眼裡,眼下如同風中殘燭一樣的土耳其,並不值得他浪費多少精力。

  但是,無論如何,土耳其終究還是一個已經統治了君士坦丁堡和小亞細亞數百年的古老帝國,哪怕現狀再怎麼破爛也總歸還是有點底蘊,值得利用起來,所以他也把自己心中的輕蔑壓在了心底裡,以表面上的禮貌態度,來給蘇丹君臣打氣,鼓勵他們支撐危局。

  這位經驗豐富老練的外交官,十幾年前曾經輔佐梅特涅成功舉辦了維也納會議,幫助首相閣下劃定了歐洲現行秩序的格局,早已經洞悉了列強之間外交折衝的所有微妙之處,現在玩弄外交手腕來勸說——或者說哄騙——蘇丹君臣,自然也是輕輕鬆鬆。

  按照梅特涅首相的意志,他給蘇丹君臣提了兩點建議——第一,蘇丹應該放棄曠日持久而且一無所獲的希臘平叛戰爭,盡一切努力收縮軍力,以便盡力對抗俄羅斯帝國的兵鋒、爭取緩衝時間;第二,蘇丹應該利用眼下僅剩的時間,儘快提請歐洲列強的使節團們知會各國政府,曉以利害,並且表示願意接受列強的仲裁。

  不得不說,他玩弄外交手段的本領實在高強,被他三哄兩哄之後,蘇丹君臣在仔細思量了一番之後,居然全面接受了這位大使的建議。

  對蘇丹君臣來說,帝國的根基在伊斯坦布爾,如果它陷落於俄羅斯人之手那就等於帝國的滅亡,為了保住它付出一下代價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