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97,往事


                 在特蕾莎彈奏鋼琴的同時,年老的藝術家也走到了鋼琴旁邊,靜靜地欣賞著她的演奏。

  不過他欣賞的方式和旁人不同——普通人用耳朵,而他只能使用眼睛。

  他沉默不語,看著特蕾莎修長的手指在琴鍵上移動翻飛,仔細注視著每一次的按壓,這些動作在他的腦海中慢慢組合,然後被轉換成了樂曲的旋律。

  自從雙耳失聰之後,他就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欣賞別人的演奏了。

  他很快就分辨出來了,特蕾莎公主彈奏的正是他本人創作的《g大調第25奏鳴曲》。

  一邊欣賞,他也在一邊評估這位公主殿下的實力。

  這是一首他20多年前創作的曲子,雖然演奏難度並不高,但是節奏輕鬆明快,一回想起這首樂曲的旋律,他不禁又回憶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那時候他還非常年輕,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希望,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甚至還能夠聽到杜鵑的啼鳴。

  那是多麼懷念的時候啊!彷彿整個世界都在自己的腳下,所以生活當中把人絆倒的那些煩惱,那時候又算得了什麼呢?

  音樂家渾濁的眼睛裡,倒映著少女那窈窕修長的身影,此時她已經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了,表情專注認真,眼睛裡好似閃耀著寶石般的輝光。

  而她的手指既迅捷又有力,而且按鍵也非常準,沒有出現一次失誤,顯然從小學鋼琴下了多年的苦功吧。

  看來這位特蕾莎公主,確實不是那種附庸風雅找樂子的無知少女,而是真正熱愛藝術和音樂,尊崇自己才華的人。

  不知不覺當中,他的心情不禁好起來了。

  這麼多年了,他早已經從公眾的視線當中漸漸淡出,好久以來都沒有接待過這樣熱忱而又美麗的訪客,所以看到此情此景,任誰都會心情愉快起來吧。

  他不禁瞥了一眼站在他旁邊的少年人,此時這個少年人也靜靜地站在原地,聆聽著特蕾莎公主的演奏,但是他又好像疏離在外,並沒有沉醉其中,他看著特蕾莎的眼神,就音樂家看來也並無多少戀慕——至少和公主殿下看他的眼神完全兩樣。

  啊,幸運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幸運,也不在乎自己輕易得到的東西,世界總是如此。

  他在心裡忍不住為自己年輕的訪客感到可惜。

  聆聽演奏的艾格隆,突然發現一張紙條湊到了自己的面前。

  他先是有些愕然,但是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這是貝多芬先生在跟他交流。

  “據說您是拿破崙的兒子?”他看清楚了紙條上的字跡。

  他看著貝多芬,然後直接點了點頭,以這種方式開始了和這位大師的交流。

  貝多芬靜靜地打量了少年人,彷彿要藉此機會從他身上看出某個人的影子一樣。

  許久之後,他又拿起筆來,唰唰地寫了起來,然後把紙條遞給了艾格隆。

  “我曾經崇拜過那個人。我認為他是來自於新世界的雷霆,代表著上帝的意志,代表著人類的自由,他駕馭著革命的烈火,就像普羅米修斯一樣,把寶貴的自由從天堂裡帶給人類……然而我錯了,他把自己變成了皇帝,把法國人從公民變成了臣僕,他自以為這是抬高波拿巴這個姓氏,然而實際上卻只是磨滅了自己的英魂!從那時候起他就喪失了我對他的崇敬,我曾為他一次次地戰勝德意志皇帝而叫好,但是現實撕開了這位偉大征服者的表皮之後,我只看到了一個科西嘉小地主,而沒有看到一位聖賢!他是英雄,但是他讓自己止步於英雄,他用自我陶醉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那些偉大信條的價值。”

  這一大段話充滿了豐沛的感情,顯然在拿破崙已經死了好幾年以後,這位曾經的崇拜者還是對自己的信仰崩塌而感到憤憤不平。

  貝多芬曾經確實曾經崇拜過拿破崙,在他看來,拿破崙力挽狂瀾,以鐵腕重整了混亂的法蘭西共和國,並且賦予了這個國家以平等的權利,他曾經想過把自己的《第三交響樂》獻給這位偉大的英雄。然而,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之後,這位憤怒的音樂家撕掉了“獻給拿破崙”的標題,重新改名為《英雄交響曲》。

  對這位音樂家的憤怒,艾格隆可以理解,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