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 作品

第64章 華清池畔一回眸,六宮粉黛無顏色


                 貞觀年間。

  李世民幾乎要直接暈死過去,身形踉蹌,從喉嚨裡逼出了幾個字。

  “三千萬人……三千萬人啊——!!!”

  貞觀盛世如此,也不過才一千多萬人,而一場亂世,死的人竟然比他一個全盛王朝的總人口還要多!!

  急怒攻心之下,李世民竟然活活的嘔出了一口鮮血,滿眼都是澎湃洶湧的恨意!!!

  “朕要殺了他!!朕要殺了他!!!這個混賬,身為帝王,百姓們受苦受難的時候他在幹什麼呢?!!”

  “他最好是死在了百姓們之前,否則朕定然要將他千刀萬剮!!!”

  洪武年間。

  朱元璋久久的沉默著。

  忽而他深吸了一口氣,轉而朝著于謙深深的行了一禮。

  “於先生,咱大明若非是仰賴於你,恐怕結局與大唐安史之亂也差不了多少,咱替大明王朝,替萬萬千千的百姓謝謝你。”

  朱標和小朱棣也緊緊跟隨著對於謙行了大禮。

  “多謝於先生救國之恩!!”

  于謙怔愣了一瞬,一時張張嘴竟說不出話來。

  當初他選擇那麼做時,是為了求的回報麼?當然不是,他從來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所以朱祁鈺賞賜他官位和財富時,他都不要。

  有人感激他,有人崇拜他,有人瞧不起他。

  可似乎從來沒有人這樣認真的對他為大明說一聲謝謝,不如說也沒有人有資格真正的代表大明。

  可眼前對他道謝的人——是朱元璋啊。

  于謙忍不住臉上揚起了一個微笑,他轉而抬袖對著朱家父子回了個標準又恭敬的跪拜禮。

  “陛下言重了,為臣者該做的罷了。”

  ……

  天幕之上。

  畫面徐徐翻過一頁。

  一張泛黃的紙張上記載著安史之亂前後發生的種種亂象,亂世非一因所致,乃是積少成多,溪流匯海,但儘管如此,也仍舊能分為幾個大塊。

  邊患動亂、藩鎮割據、宦官弄權、黨爭不斷、農民起義

  每經過一行字,天幕就徐徐的為其張開一副畫卷定格其後。

  以安祿山為首,無數亂象在唐這樣一個巍巍大國之中紛亂侵擾,如一個個蛀蟲啃噬著參天大樹,將其根系寸寸掏空,損毀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