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荊楚大地


                 《詩經·商頌》有云:“為汝荊楚,居國南鄉”。

  荊楚大地,依長江,據洞庭,水脈發達,孕育出了璀璨的荊楚文化。

  雖如今行政版圖更替,但荊楚文化輻射的範圍,卻囊括了華夏中部大部分地區。

  北至淮河,南至五嶺,東至贛江,西至大巴山、巫山、武陵山。

  大抵是如今荊鄂、湘楚兩省全境,外加豫章、中州、皖州等地區。

  荊楚大地,自古以來就民風彪悍。

  上古之時,堯舜伐三苗,三苗敗退,遁逃至南海,南海,便是洞庭湖。

  三苗者,九黎之後裔也。

  後至夏商周,楚人先祖,篳路藍縷,開啟山林,經數百年之功,馴服荊楚蠻荒之地,休養生息,才有了後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之霸業。

  極盛之時,問鼎周室,飲馬黃河,席捲淮夷,侵及齊魯,吞併吳越。

  楚人者,九黎蚩尤之後裔也。

  三苗與楚人,同宗同源。

  可以說,這荊楚大地,就是九黎族逐鹿中原失敗後,繁衍棲息之所。

  經過幾千年演變,雖與炎黃一脈華夏部族子孫融和延續,但骨子裡,好戰尚武的基因卻改不了。

  ……

  荊楚大地,以洞庭湖為分界,北為荊鄂,南為湘楚,這兩地,也被不少人戲稱為湖北、湖南。

  自出了豫章,林淵一路向西,直奔湘楚而去。

  臨至下午五點左右,林淵進入了星沙地界。

  星沙,作為湘楚省的省會,自然不能錯過。

  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人文風貌,地理名勝,吃喝玩樂。更是因為此處,有一大名鼎鼎的門派——自然門。

  先前,多次和李衝道長電話聊天時,說到自己年後將會前往川蜀,其中會途經湘楚、黔貴兩地。

  便問他,這兩地是否有可以討教學習的武學流派。

  其言道:“黔貴之地我不熟,但那湘楚之地,我年輕的時候曾遊歷過一番,有幾家武學十分了得。

  其一,便是位於星沙城的自然門,創始人乃當年縱橫長江、巴蜀一帶的遊俠徐矮子,後經過南北大俠杜心五發揚光大,其武學路數神秘莫測,講究‘動靜無始,變化無端’,別與其他武學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