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外婆


                 走過一座橋,便到城西了。

  這幾年棚改的棚改,拆遷的拆遷,城西早已變了個模樣。

  老舊危房基本上拆了個七七八八,這也使得這裡的老住戶,得到了一筆足以令他們在這個小縣城裡可以生活得很滋潤的補償。

  他外婆家同樣是如此。

  外婆育有兩兒兩女,以前一起住在這邊,後來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就分開住了。

  大兒算是他們這最早的一批大學生,本來在教育局工作,但後來得罪了人,家裡又沒什麼背景,被分配到他們這高中領了個閒差。

  小兒,從小不學無術,年輕的時候混黑社會,後來雖迷途知返,但因為好吃懶做,又眼高手低,就在家混吃啃老。

  雖說也會時不時去琢磨點生意,但大多是半途而廢。

  記得是在大前年的時候,他外婆家趕上拆遷。

  原先他外婆家是那種老房子,但因為面積大,所以經過拆遷辦核算,能給個大約150萬左右。

  當時是有兩種方案,第一種就是光拿錢,另外一種就是錢外加一套安置房。

  他外公外婆最後選了第二種,老房子沒了,總歸還是得要一個住的窩不是。

  雖然老話說得好,養兒防老,但兩個老人也看得透,大兒人太精明,人情薄,小兒到現在還賴著他們。

  所以便要了第二種方案,95萬,加一套安置房。

  安置房歸老人,至於95萬,就讓幾兄妹分了。

  於是就有了他大舅和小舅吵架的事,本來他們不願意女兒分錢,要不是他外婆堅持,要給女兒各分10萬塊,他媽和他姨多半是一根毛都得不到。

  最後剩下75萬,小舅多分了五萬,理由倒也充分,因為至今他小舅也沒個著落,雖然結婚了,但也沒個安身之地,40萬,再貸點款,也夠他買一套房了。

  雖然他大舅媽覺得不公平,鬧了好幾次,但這事最終還是這麼定了下來。

  穿過幾條街道,林淵便來到城西的安置房小區。

  此時,林淵手裡又多了點東西,提了一箱牛奶,和一大袋水果。

  剛進小區,就瞅見自己外婆正和一幫鄰里嘮嗑,手上還拿著一袋子珠串。

  林淵當即喊了一聲。

  外婆抬了抬老花鏡,見著是林淵,馬上放下了手裡的針線活。

  “是阿淵啊,你咋回來了。”

  說完,又朝著鄰里說道:“這我外孫,好了,不跟你們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