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上司拉進紅顏群,我被曝光了 作品

043.向你致以敬意


                 高曉柏說:“俄國和日本,都是特別有個性的民族。

  “俄國的地理位置天寒地凍,所以戰鬥性特別強;日本國土狹窄,且多火山地震,所以民族性很纖細,崇尚物哀。

  “這兩個民族,在藝術上都非常特殊。特殊到他們國家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他們國家的人寫的。

  “而妥爾斯泰夫斯基和川端春樹,把他們的民族性寫到極致了。”

  木星問道:“他們寫過什麼書?”

  高曉柏說:“川端春樹寫過《雪國》《古都》《千隻鶴》《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奇鳥形狀錄》,嗯……還有……”

  於樺說:“還有《伊豆的舞女短篇集》《舞!舞!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高曉柏點頭:“嗯,還是於老師記得熟。”

  於樺接著又說:“妥爾斯泰夫斯基,我剛才說,他更是重量級,因為他寫過:《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罪與罰》《白痴》《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

  他接著說:“俄國的總統普希金這麼說:不認識妥爾斯泰夫斯基,便不認識俄國。他在俄國的地位,比海明威·福克納在美國的地位更崇高。”

  木星問:“那川端春樹呢?”

  “褒貶不一。”於樺說,“川端春樹,前期的作品和後期的作品,完全是不同的格調。《雪國》等作品,非常‘日本’,極端傳統,而後期的作品,更加小資一些,偏美國風,不那麼日本了。”

  “哦。”木星聽得不是很懂。

  於樺道:“另外,他在日本褒貶不一的原因也在於,他非常反對日本的侵略戰爭。在小說裡,很多次抨擊不義戰爭,所以引起了日本右翼人士的廣泛反感。”

  接著,他又一笑,道:“不過,他後期的那些小說,賣得異常地好,是暢銷書。”

  木星突然恍然大悟:“難怪!因為他是華國人,所以才在書裡抨擊戰爭。”

  “也許吧。”

  高曉柏收了扇子,說:“其實,早該想到這四個作家是同一人的。”

  木星把頭望向他。

  “你們看,加西亞·博爾赫斯的風格,和海明威·福克納異樣相近,而川端春樹,又經常在書裡提及海明威·福克納的書,而他們都有妥爾斯泰夫斯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