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862章 這地方爸爸熟

 通緝令?這是陳陽沒想到的,剛才自己還猜測著,如果有人將藏寶圖保存的如此隱蔽,那抱著藏寶圖的紙上,一定有相關的線索,當聽到小軍說那是一張通緝令的時候,陳陽狐疑了一下。

 陳陽讓小軍去把那張紙拿過來自己看看,小軍轉身出去了,陳陽拿著這地圖皺著眉頭琢磨了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圖?

 要說是石達開的藏寶圖,陳陽指定不信,但是很明顯一點,現在自己手裡這張圖,加上之前自己從石達開畫像裡找到的那張,分明是一張地圖,只不過被人分開了。上次自己得到地圖的一角,這次又找到另一角,這讓自己上哪裡猜去!

 能把地圖藏得如此隱蔽,絕對不一般,要不然也不會費這麼大力了,這地圖後面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不大一會,小軍手裡拿著一個煙盒跑了過來,將煙盒遞到陳陽手裡,說小龍就將東西放到了煙盒裡,讓陳陽自己看。陳陽將煙盒打開,從裡面小心翼翼掏出了一張紙,紙質已經發黃,小心的打開之後,小六子沒說錯,這確實是一張通緝令,上面通緝的人,正式大名鼎鼎的抗聯趙英雄,並標明擒獲其一者“賞金壹萬圓”,“獲其首級之一者賞金五千圓”等字樣。

 看來這紙上的內容跟藏寶圖還真是沒什麼關係,只不過看到手裡的通緝令,讓陳陽想起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那就是江城市的一座古建築,道臺府!

 道臺府是封建王朝建立的最後一個傳統式衙門,也是江城當時最高級級別行政機構。道臺府初期職能非常小,僅限鐵路交涉事宜和督徵關稅,沒有具體的管轄地域。後期,改為“古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管轄四府、一廳、兩縣,開始成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個權力中心,掌管江城及周邊府、縣的政治設施、財政運作等事宜。。

 據有關資料記載,第一任道員是杜學瀛,杜學瀛之後還有薩蔭圖,其後有施肇基、於駟興、郭宗熙、李家鰲等清政府道員,他們先後在這裡辦公。,道臺府建成於1907年的,耗資30萬貫。道臺府是我國傳統式建築與北方地方建築的混合體,規模龐大,氣勢巍然,錯落有致,結構合理,佔地面積餘平方米。遵循封建禮儀,呈對稱佈局,左文右武,前衙後寢;南北軸線長70丈,東西寬45丈。

 中軸線上由外至內依次為照壁、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宅門、三堂;東側線上有衙神廟、書房、廚房、戈什房、雜項人房:,西側線上有冰窖、督捕廳、洪善驛、會華官廳、會洋官廳。

 院牆內有車棚、馬廄、茶房、糧倉等。壁照是一道傳統的遮蔽物,設置於衙署對面,是根據漢族的道教習俗修建的,主要是用於辟邪。我國傳統照壁有兩種,一種是設於門內的,用來遮擋人們的視線,避免門內的事物被外界一覽無餘;另一種道臺府的這種照壁,古代的告示、宣諭,一般就張貼在這裡。大門是道臺府中最為雄偉的一座門,立於兩層三級臺階之上,青牆灰瓦,烏梁朱門,門兩側各設石獅一尊,足以顯示威嚴莊重。

 2005年前後當地進行棚改,提出了修復道臺府衙門,並且提出了“拆除性保護”的指導思想,幾乎拆除了原本的建築,僅僅留下一面牆,也就是說,道臺府衙門除了那道牆,其餘都是新建的,用古董行的話來說,這就是地地道道的“贗品”。

 是不是聽起來很搞笑,你以為到這就結束了麼?沒有,2017年的時候,贗品道臺府開始出現破損,木欄已經損壞腐蝕,油漆脫色嚴重,外牆有多處牆磚脫落。紅色廊柱出現開裂、脫皮、褪色等情況,有的露出木頭本色。牆體表皮灰磚也已經鬆動,幾塊牆皮用手輕輕一碰就容易脫落、掉渣,最嚴重的幾處牆面灰磚已成碎塊。

 或許可以說重建十多年了,風吹雨打加上人為破壞,還有保護不到位,出現了破損是可以理解的。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記得他當時重建的時候,留下的那道牆麼?那道上百年的牆,當外道臺府外牆出現裂縫、牆皮脫落、牆磚破碎的時候,這道歷經百年的老牆,不但屹立不倒,連道裂縫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