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560章 伊茲尼克瓷

 伊茲尼克瓷碗

 早在公元9世紀時候,我國通過絲綢之路,便開始陸續出口到海外。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土耳其接觸到中國陶瓷的時間,也在9世紀左右,大唐時期,我國向伊斯蘭教主贈送了一批唐代瓷碗,此後巴格達和其他伊斯蘭教區生產精細陶器。

 因為受中國古代瓷器的影響較大。13世紀,隨著版圖橫跨亞歐大陸的元朝建立,東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此時包括元青花在內的陶瓷大量出口,當時伊茲尼克的匠人們,也開始模仿這些來自東方的器物,以滿足市場和宮廷的需要。

 明代景德鎮青花

 伊茲尼克瓷

 因為奧斯曼宮廷對青花瓷的痴迷,伊茲尼克陶器在顏料上也常常選擇鈷藍色,甚至一度出現了大批中國青花瓷的土耳其伊茲尼克“姐妹款”。

 兩者從外觀上看,成熟的伊茲尼克陶器與中國同代瓷器的差別已相對微弱,但在質地、敲擊的聲音上還有所欠缺。

 “土耳其這種伊茲尼克瓷,受了我國陶瓷的影響,所以在伊茲尼克陶瓷的花紋、用色、及其審美上,都與我國瓷器花紋竟如此相像,難以分辨。”

 伊茲尼克瓷鑑賞

 聽陳陽這麼說完,大家微微點點頭,表示聽明白了。原來是這樣,這也就清楚了,為什麼眼前這物件,看起來這麼像仿品了。

 張博洋在旁邊聽著,也不停的點著頭,原來是這種情況。剛才自己師兄都沒說的如此明白,只說這物件是國外瓷,跟咱們的元青花相近,陳陽這傢伙知道的挺多呀!

 不對,兩人現在是對手,我羨慕他幹屁!想到這裡,張博洋看看陳陽,“陳陽,你說的一套一套的,但你怎麼能證明這就是伊茲尼克瓷呢?畢竟我們大家可沒有見過他們國家的物件,萬一你糊弄我們怎麼辦?”

 張博洋提出這個問題之後,不少人紛紛點頭,這物件大家都沒見過,萬一是陳陽亂說呢,除非有可以證明的東西。

 “我覺得陳老闆說的沒有問題,”一位古董老闆點著頭說道,“之前我接觸過一位外國人,他跟我提起過,說咱們的青花瓷,跟土耳其的彩瓷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