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倒流壺

 陳陽幾人走到了攤子前面,宋青雲目光看向了旁邊的瓷壺,這隻瓷壺帶有提樑,腹部印有花卉紋裝飾,施青釉,釉色古樸典雅,相當美觀,可有一點,此壺是壺嘴、壺蓋和提樑整體燒製成的,沒有蓋子,這是一件魔壺!

 魔壺又叫倒流壺,在耀州瓷輝煌的歷史上,有一件經典之作流傳至今,由於造型奇特,使用方法詭異,就是耀州瓷代表作之一的倒流壺。

 明 龍泉青釉纏枝西番蓮紋瑞獸流口倒流壺

 倒流壺的外形與我們平常所見的酒壺、茶壺大不相同,除了沒有壺蓋以外,壺身圓鼓,造型複雜。倒流壺最特別之處在於沒有可掀起的壺蓋,根本無法打開,並且找不到進水口,讓人無從下手。

 它與普通壺不一樣,普通的壺,其口在上,但這壺的開口卻是在底部,設計相當巧妙。倒流壺

 壺底梅花形注水口

 壺身內部其實不是整個都空的,而是分為兩部分,這兩部分對稱,中間是通道即壺口,類似一個“m”形。

 使用的時候需要先將壺倒過來,從這個壺底小口加滿水,然後翻轉過來。

 神奇之處在於,翻轉之後,水並不會從注水口流出。至於沏茶倒水則與普通茶壺相似,只要壺身稍微向前傾斜,水就會從獅口壺嘴流出。

 倒流壺原理圖解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使用了簡單的物理學連通器原理。連通器中只有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麵總保持相平。

 這種壺在唐宋時期就已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倒流壺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後來還可以被做成具有多個內膽的,可以從一隻壺內倒出不同液體的形式。由此看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們不但已經瞭解這個原理,而且還會運用了。

 倒流壺剖面圖

 想要燒製這種全瓷制的倒流壺,即便使用現代工藝及設備也非常複雜,在古代更是有極高的難度。

 首先複雜的造型要純手工製作,又細又長的壺梁既要美觀,又要結實,對成型和燒成工序要求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