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魔法師 作品

第148章 顧家之鄰

 首先,被世家廣泛質疑的一點是,既然林越與鄭懷仁是同黨,那為何得知周明誠的計劃後,林越沒有設法阻止就罷了,甚至連將情況通傳給右武衛的舉動都沒有,直接坐視右武衛被殲滅,這是同黨該有的表現嗎?

 倒像是林越在藉著鄭懷仁和右武衛在調虎離山。

 而右武衛在面對來勢洶洶的宣南軍時,不假思索地大開寨門,更加佐證了他們根本沒有反叛的意圖。

 更為重要的是,周明誠手中質疑鄭懷仁謀叛的最關鍵證據,便是那一名佔南坐探外加上那一紙密信。

 可是這兩樣證據在戰亂中全都丟失了,佔南的暗探在三國聯軍的大肆入侵中,死在了亂軍之中。至於那封密信,周明誠則聲稱他一直是貼身攜帶,但在右武衛的血戰中不慎遺失了。

 儘管孫義在給朝廷的奏表中,證實自己曾在周明誠的營帳中見過那封密信,的確是鄭懷仁的筆跡。

 但諸世家堅持認為,個人之言,縱使這個人再有可信度,也只能作為旁證,莫說沒有實證,便是書信仍在,僅憑筆跡就能認定是鄭懷仁所為嗎?

 天下能人異士何其之多,要想仿冒一個人的筆跡並不難。

 世家們言之鑿鑿,氣勢洶洶,不斷地朝著朝廷,甚至朝著高坐於九五之位的聖上施加壓力。

 不知是迫於世家的壓力,還是真的覺得在案證據不足,自覺理虧,一個月後,又一道聖旨自天聽下達:

 “宣南軍都督周明誠,處事有失方正,雖洞察先機在前,然行事過躁,釀成鉅變,傷國傷己,盡失大將之風。即日剝奪一切職爵,罷為庶人,流放東海荒島。”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皇上在各打五十大板,既為這樁無頭公案做一個了結,也讓劍拔弩張的雙方都有臺階可下。

 然而世家們卻仍舊不滿意,他們迫切地想要為他們的天之驕子平反,更要為被打上叛國烙印的世家名譽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