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鹽商拿著鹽引從鹽場領了鹽,賣給百姓的價格不定,若以金陵鹽價來算,每引私鹽售價為九兩上下,稍遠些的有十兩,距離越遠價格越貴。”

 崔文濱說的滔滔不絕,大有越說越來勁的意思。

 賈瓚聽著他的講述,心中默默的估算著。

 每年有三百四十萬引鹽以私鹽的身份流入市場,單單只是以金陵鹽價為基準,每年這些鹽商的銷售額便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多萬兩,甚至比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

 單隻鹽這一項,每年便能從民間搜刮這麼多出來,再加上海外走私、改稻為桑、土地兼併、苛捐雜稅、徭役等等等等。

 說實在的,江南能在這群人敲骨吸髓之下還未激起民變,也不知是他們手段太高控制的好,還是江南百姓的忍耐力太強。

 崔文濱說著說著,扭頭望了武正軒一眼,陰笑道:“每每逢年過節,生辰壽誕,江南鹽商便會成群結隊給此賊送上孝敬。”

 “此賊具體貪墨了多少,非是下官一介小官所能知曉,不過大人若是遣人去查,下官願以性命擔保,此賊家底決計遠超大人想象。”

 武正軒自崔文濱開口說話時,便一直沉默不語。

 直到他不出聲了,這才冷冷的開口問道:“你講完了?”

 有於承東和賈瓚在此,崔文濱也不怵他,譏諷道:“怎麼?只這些你還不過癮?”

 “呵呵呵,你說本官倒賣鹽引,可有半點實證能拿出來?”,武正軒嗤笑道。

 崔文濱大怒:“你個老賊,還敢嘴硬,這事在江南世人皆知,還需什麼實證?”

 “此言差矣,沒有實證,你如何證明本官貪贓枉法?所謂世人皆知,又如何能保證不是你串通一氣,誣陷本官?”,武正軒淡然道。

 “你……你厚顏無恥”,崔文濱表現的略有些底氣不足。

 他的確沒有證據。

 倒賣鹽引,明面上是有明宏閶出面,哪怕江南所有人都知道武正軒才是背後主使,但就沒有證據能夠證明。

 眼見著武正軒佔了上風,崔文濱不甘心的對於承東躬身道:“大人,此賊還遣人指使下官,出面指認明宏閶等人,並許下承諾,事成之後,包管下官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