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後面便是釣魚城抵抗蒙古三十六年,更是讓蒙古大汗蒙哥飲恨於此的軍事奇蹟。

 隨著蒙古鐵騎步步緊逼,南宋不敵,播州也逐漸與大宋失去了聯繫,成了孤懸在外的孤城。

 崖山之戰的前兩年,播州大旱,顆粒無收,釣魚城軍民依舊堅持抵抗。

 崖山慘敗後,宋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絕望之際揹著年僅八歲的幼帝趙昺投海自盡,隨行十多萬軍民相繼跳海追隨。

 此時的釣魚城早已沒有任何補給,並且在大旱絕收的困境當中又抵抗了兩年之久。

 宋庭滅亡的消息傳至播州,守將王立見繼續抵抗已經沒有了意義,又在忽必烈絕不傷及城內百姓一人的承諾下,下令開城投降,這場長達三十多年的守城之戰才宣告結束。

 宋庭雖然被滅,可播州楊氏依舊不降,帶著人在山林裡和蒙古人打起了遊擊。

 最終忽必烈實在沒辦法,便許以官職招安了楊氏,設立播州宣撫司,允許楊氏世襲罔替。

 後又以此法招安了無數的西南少數民族首領,正式確立了土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