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是人還是鬼

 終於滿十八歲了。

 蘇櫻是個孤兒。

 從有意識起,便在恆星孤兒院生活,同一批長大的也有五六個孩子。

 她算是七二年出生,至於是哪個月,孤兒院的信息不完整,院長為了好記,算作了1月1日。

 同一批孩子便是6月6日,8月8日等,按照院長的好意,是想讓他們這群從出生就被扔下的孩子有個好寓意。

 孤兒院的日子不好過,而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孤兒院更不好過,民眾的生活水平都不怎麼樣,國力不強,國家能給孤兒院的補給就少,好心人捐款更少了。

 小時候懵懵懂懂,餓了又哭又鬧,吃夠了教訓後,到了青春期,每天餓的抓心撓肺,飽嘗了飢餓的滋味。

 還有,孤兒院也不是個能讓孤兒歡聲笑語、撒潑打滾的地方。

 想要吃飯就得學會做事。

 五六歲撿垃圾,七八歲幫著胡火柴盒,十歲出頭打包裝,十五六歲了,孤兒院更是不會養你了,直接安排進入工廠做事。

 就這樣,還都是院長有人脈關係,能從工廠裡搞到這些散活,就算賺不了幾個錢,也能賺個孤兒院的生活所需。

 一旦過了十八歲,人算是從孤兒院畢業,步入社會,自己養活自己。

 蘇櫻在安紅成衣制工廠工作了三年,十五歲進來,包吃不包住下,一個月工資五十,要上交二十給孤兒院,剩下的三十拿在手裡。

 除去一些必要的花銷,三年下來她存了八百塊錢。

 是她走出孤兒院的底氣。

 當然,如果不是安民成衣制工廠要倒閉了,蘇櫻就連出了孤兒院,包吃包住的工作也有了呢。

 從財務的辦公室領了最後一個月的工資,走出了工廠大門,提著一袋子私人物品的蘇櫻朝著孤兒院方向走去。

 她算是見識過“發展”兩個字吧。

 從七幾年、八幾年,到現在的九零年,縣城的變化一天一個樣,街上騎著自行車的人成為常態,開著小汽車的不再是三兩隻,蹬著三輪車擺攤的小販,趕時髦喇叭褲的年輕男男女女女,還有拔地而起的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