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蓑笠翁 作品

第212章 兗州投誠

 知道了這幾條線路規劃的世家和商賈們都明白薊縣超越當今的皇城已經是鐵定的事實。難怪當初燕王要堅持建設這麼一個外城,現在看來長寬九里依然不夠用。火車站就建設在城外,而大量商賈的倉庫和工廠也逐漸圍繞火車站鋪開。 

 青州和兗州的人們則只能感嘆自己的州郡不是燕王都督。按照目前朝廷與燕王的關係怕是隻有大楚朝廷滅亡燕王重新監國才有可能建造鐵路。一些等不及的人則紛紛開始舉家遷徙,就算不能落戶薊縣,去幽州鐵路沿線甚至襄平也比現在隨時可能遭遇戰爭的家鄉強。 

 就在蘇晨大力發展北方經濟的時候,南邊的大楚朝廷卻度日如年,儘管苦苦支撐,但司馬春還是在突厥人騎兵的掩護下打通了南陽到襄陽的道路,南陽和襄陽成為一座孤城,而司馬春和蘇浩實現了聯通,將益州、梁周從大楚朝廷隔離開來,朝廷失去了很大一塊稅負來源還有可能被司馬春和蘇浩拍人呢遊說倒戈。東南方越王蘇浩也是高歌猛進,半年多的時間已經吞下了徐州,並且三面夾擊將太子蘇瑞從壽春城趕了出去。張亮不得不退守沛國,太子蘇瑞則龜縮在汝南。如今大楚朝廷掌握的地盤只有豫州、兗州、青州和半個司隸。 

 蘇晨看到大楚朝廷節節敗退心中毫無波瀾。他只是好奇到底誰會再一次率先對大楚皇城發起進攻。從過去的一年來看,司馬春和蘇浩其實還是相互忌憚的,誰也不願主動進攻司隸,因為兩人都明白,一旦如司馬春上次那樣圍困司隸必定會被大楚中央軍狠狠地咬一口。勝負且不論,進攻方必定元氣大傷,那麼另外一方必定會想著坐收漁利將大楚朝廷和進攻方一起吞下。 

 同樣雙方都知道北方的燕王蘇晨也可能是這種想法。當然也不排除在一方圍困司隸的時候蘇晨突然出兵替大楚朝廷解圍,或者說是坐收漁利。這也就是大楚朝廷雖然局面極為不利卻還能苦苦支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