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邊翁 作品

619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 77

    到了鎮上,糧食交了之後,雲裳就將拖拉機開去了紡織廠,歸還後,自己走路回去了大季屯。

    接下來,雲裳在大季屯的生活,就恢復了正常。

    早上起床去上課——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早上給她送飯的人,重新換成了陶杏兒;中午去陶家吃飯;下午就在陶家教陶連文跟陶杏兒,也順便教王芬,趙秀要麼是跟陶威幾個小孩子一起去村裡的楊樹林弄野菜回來,要麼就在院子裡做做自己的泡菜。時間再晚一點,就以趙秀為主,開始準備晚飯。

    偶爾等陶連山或是陶連海休息的時候,他們就會約上蔣家舅舅一起,去一趟後山。

    這時候,陶家的收入項頗多,加上冬天天氣冷,東西可放置的時間加長,再去後山,得到的收穫,幾乎都是留在了家裡,很少再有拿出去賣的了。

    這個情況,頗為讓武展俊傷心。

    所幸,蔣家舅舅分到的東西,還是要出手的,也讓武展俊稍微開心了那麼一點點。

    日子就這麼慢悠悠地就到了年三十。

    年三十的前一天,紡織廠正式放假了。

    這一天,顧山跟劉德被雲裳邀請,到了陶家一起幫忙,從早上起來,就在忙碌著。

    隊伍分成了好幾撥,一撥是撿柴組;一撥是衛生組;一撥做飯組;剩下一撥,則是雲裳帶領的上山打獵組。

    跟雲裳一起上山的,是陶家三兄弟,再加一個顧山。

    劉德因為手腳太慢,膽子也不大,被雲裳安排了去撿柴火。

    上山打獵的這一組,除開顧山,其他都算是老手了,大家手腳很是麻利,嚴格按照雲裳的要求形式,配合相當默契。

    一天下來,那收穫,簡直讓顧山瞠目結舌。

    他所聽說到的打獵,那都是很危險的活動,竟然從來不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云裳這種,那就跟開了掛一樣,想要什麼來什麼。

    上山的本是五人組,其中陶家三兄弟主要是負責輪流背東西下山了——顧山也想為團隊發光發熱,結果那揹簍,他嘗試了一次,愣是沒站起身來。更別說還要揹著下那麼兇險的山路。

    最後只有老老實實地跟在雲裳身上,當個打下手的。

    陶家三兄弟裡面,陶連文的身體素質是最差的,他背了兩趟,就來不起了,後來得虧是蔣家舅舅家的兩個表哥來幫忙,才能跟上雲裳的進度。

    這個時候,天氣越來越冷,山上的許多動物都進入到了冬眠的狀態,便是有經驗的獵戶上山,收穫也有限得很,尤其是到了這大年三十的這兩天時間,大季屯已經沒人再上山了。

    就連撿柴火的人,都沒啥了。

    雲裳就是瞄準了這樣的時機,打算就在二十九的這一天,幹一票大的。

    下午三點半的時候,雲裳給大家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由她跟陶連山,將最後發現的東西兩個揹簍全部背下山,收拾好了在院子裡。

    這時候,不管是在外面撿柴火的,還是在家裡做衛生做飯的,全部都集中了過來,大家開始手忙腳亂地將東西全部收撿起來——畢竟這時候,誰也不能保證有沒有人突然來陶家,這些東西放在院子裡,實在是有些招惹眼紅。

    而云裳跟陶連山則是放下東西之後,兩人再一次返回到了山上。

    跟大家匯合之後,雲裳目的明確地帶著大家去了她一早就發現的野豬所在地。

    那是一窩野豬,大大小小加起來,都快接近十隻了。

    發現野豬之後,雲裳沒有挑選野豬群裡最肥最強大的那一隻——這是一個野豬家族,裡面還有三四隻小野豬,這樣的天氣氣候之下,野豬們的生活也是艱難的,這大後山上,也還有他們的天敵存在。若是他們殺死了領頭的野豬,其他的不說,那些小的野豬們,只怕是一個都活不下來。

    雲裳並沒有趕盡殺絕的想法,所以她挑選了野豬群裡第三肥的一隻野豬,想辦法讓其落單後,殺死了這一頭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