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

    現在大好的局面,難道就是為了跑去馬六甲一口通商的?

    封存海軍、裁剪海軍……眾人的前途呢?

    一眾人知道面聖的禮儀,不敢交頭接耳,也不敢隨便抬頭——除非是重臣,或者皇帝親信,否則下跪的時候抬頭看皇帝,便可以視為“有刺駕之心”。

    不能交頭接耳也不能交流,這時候誰也不敢說話,只能等著李欗先說話。

    李欗也知道,這時候自己非得說話不可了,只好奏道:“父皇,若真如此,兒臣以為,當據理力爭!”

    皇帝聽後,忍不住大笑道:“據理力爭?好一個據理力爭!你據的,是哪家的理?”

    “理都不同,如何據理力爭?只會淪為爭吵。甚至,從辯事,變為辯理。”

    “事,可辯;理,焉能辯?”

    “你們日後可去問問鯨侯,他在朝堂上,言辭激烈朝中皆知。然而即便如此,他可有一次辯理?”

    說罷,皇帝又道:“爾等也都讀書,朕不妨再教教爾等。”

    “荀卿言:這世上,有四種真正的社稷之臣、國君之寶。”

    “此四者,謂之諫臣、錚臣、輔臣、拂臣。”

    “何謂諫臣?”

    “君主有過、或者朝廷的政策錯了。將要危害國家、有害社稷的時候。大臣看的出來,並且直言勸諫,把問題都說清楚。君主聽呢,最好;不聽呢,就跑路、辭官、隱居。”

    “這便是諫臣。古代的箕子,大抵就是諫臣的代表。紂王不聽,箕子就彈琴放歌以自悲,再不問國政事。最後逃亡朝鮮。”

    “何謂錚臣?”

    “君主有過、或者朝廷的政策錯了。將要危害國家、有害社稷的時候。大臣看的出來,並且勸諫,把問題都說清楚。”

    “君主聽呢,最好。不聽,自己便死。”

    “這便是錚臣了。比干、伍子胥、三閭大夫這樣的臣子,就是錚臣。”

    “何謂輔臣?”

    “朝政有錯,危害社稷。勸諫君主,君主不聽,於是發動群臣,逼迫君主,以至於君主不得不聽。”

    “這,便是輔臣。”

    “古時候的平原君;逼迫宋帝前往檀淵之戰的寇萊公。他們就是輔臣。”

    “何謂拂臣?”

    “朝政有錯,危害社稷。大臣站出來,搶奪君主的權柄、違背君主的旨意、反抗君主的命令。但最終,將事情辦成,解除了國家的危機,社稷的危害,讓君主不會受辱,讓國家得以興盛。”

    “這樣的人,便是拂臣。”

    “論起來,竊符救趙錐殺晉鄙的信陵君,這就可以算是拂臣了。若如故事裡,要是嶽武穆得十二金牌而不退兵,違背君命,直搗黃龍,一雪靖康之恥,亦可謂之拂臣。”

    “諫臣、錚臣、輔臣、拂臣,荀卿說,此四種臣子,是社稷的柱石、國君的瑰寶。”

    “所謂‘君子從道不從君’也!”

    說到這,皇帝笑道:“所以,荀卿從前朝嘉靖年,被趕出了孔廟,輪不到半塊冷豬肉吃,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