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689章 建議投降

    但是,黃金時代有錢,卻沒必要修。

    有艦隊,只要有能稍微保護一下艦隊防止被海盜襲擊的炮臺就行,花大價錢沿海一面全部要塞化,沒意義。

    等到黃金時代一結束,似乎有必要修了,但是沒錢,東印度公司董事也根本不批足夠的錢,週轉本就困難。

    原本想著,當初要把巴達維亞的華人奴工運過來,做債務奴隸,免費修一修堡壘。

    可是債務奴隸,變成了契約移民,董事會被大順逼著出了錢,更渴望看到更為直觀的經濟效益。

    也不能說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是智障,只是他們基於自己的判斷,認為沒有必要加強海面方向的防禦,也沒有必要加固炮臺。

    雖然英國這些年一直暗戳戳地搞事情,但是鑑於歐洲大陸的關係,英荷還有共同防衛條約,英國人不會攻打。

    當初是從葡萄牙人手裡搶來的,但葡萄牙從西班牙那復國之後,奉行的政策就是誰打西班牙我們就是好朋友。荷蘭和葡萄牙已經基本和解。

    錫蘭的康提王國,也根本沒有海軍。

    唯一可能的威脅是法國人,但法國東印度公司連艦隊都沒有。

    既然這樣,花錢修炮臺做什麼呢?修一座正規的炮臺,開銷可是不少,東印度公司是要向董事會和股東負責利潤的,錢能省就省。

    於是這個科倫坡堡,就有了最大的弱點。

    沿海灣一面,沒有完全的要塞化,只有在兩個凸角處,有兩座炮臺,各有七八門大炮,不及一艘戰列艦上重炮數量的零頭。

    四周一共四座稜堡,面向的是不靠海的內陸方向。有一套寬大約四米的護城河,外面還有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但也年久失修,多少年沒用過了。

    正常來說,或者說按照正規軍校要塞工程學的教科書來說,沿海帶有港口的要塞,一定要做到“敵方艦隊不敢在海灣逗留,岸防炮會將艦隊全滅”的程度。威海軍港、旅順軍港,以及伶仃洋軍港,都是按照這個規模修的:理論上,攻打這樣的軍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陸軍攻下要塞區,而不是讓海軍和炮臺對射。

    但是,操典雖然是這麼編寫的,可大順海軍從建軍開始,在這件事上就沒有按操典辦的機會。不管是日本,還是南洋,此時都沒有一處符合操典的海軍要塞。

    於是參謀們制定的計劃也就非常簡單了。

    艦隊排開,轟擊凸角的兩座炮臺,突入海灣,以艦炮向堡壘內側轟擊,自內而外壓制荷蘭人的稜堡。

    陸戰隊在側翼登陸,召集當地的華人,以坑道掘進的方式接近,用沃邦攻城法,攻取稜堡。

    最好是直接迫使荷蘭人投降。

    當大順的艦隊忽然出現在科倫坡外海時,駐軍軍頭和錫蘭都督只掃了一眼洋麵上的艦隊展開的隊形,就知道這是開戰了。

    雖然完全不知道大順為什麼忽然開戰,也完全不清楚大順到底是向荷蘭宣戰還是和法國成為了軍事盟友參與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但總之,艦隊這麼展開,絕對不是友好訪問或者請求泊靠補給的態度。

    沒聽說友好訪問,會把炮艦倉的罩門打開的。

    四艘荷蘭的武裝商船被堵在了港口中,這時候也不敢出港,只能盼著那兩座炮臺可以保護他們,讓大順的軍艦不敢進入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