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

    兩艘巡航艦的幫助,不能說小,甚至讓杜普萊克斯有一種意外之喜的暢快。

    若是大順的艦隊在本地治裡駐紮,威懾英國艦隊,不讓英國艦隊集結,那麼這兩艘巡航艦對於攻佔馬德拉斯,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巡航艦又非常適合追擊商船,正可以用來切斷馬德拉斯的海上補給。就算是一時攻不下來,只要切斷了海上補給線,圍困一段時間英國也就只能投降了。圍城最怕的,就是補給線不能切斷。

    至於饅頭提出的種種條件,杜普萊克斯當然答應。

    盛大的公開的儀式,在杜普萊克斯看來,就是為了避免大順被法國利用,捲入戰爭。

    萬一法國人非要在那兩艘軍艦上,插上大順的旗幟,那就說不清楚了。

    只是,饅頭心裡清楚,劉鈺也和他講過,這既是在幫法國,實際上也是在向英國拋媚眼。

    很簡單。

    如果大順的艦隊,真的選擇參戰,那麼現在優勢這麼大,完全可以直接參戰,一波將英國的幾座城市都攻下來。

    可大順沒有直接幫忙,而是正大光明地租借給了法國兩條船。如果英國人有些聰明才智之士,當看得明白,這是大順在表明態度:這仗,大順不可能打,這是你們和法國人的事。

    這種外交態度上的傳達,英國人應該比法國人更容易理解。

    這是為了杜絕英國人擔心大順會進攻呂宋,導致喬治·安森不敢讓艦隊離開呂宋。

    同時也為了讓英國在日後感受到壓力,即便大順重申中立政策,英國也要考慮在和法國爭奪印度的時候,大順會再租借一些東西給法國,加強法國的勢力。

    這就要迫使英國不得不增加在印度的兵力,以保持在“大順中立,但時不時會租借軍艦甚至士兵給法國”的前提下的勢力均衡,而不是隻考慮法國人的狀態下的勢力均衡優勢。

    這也是給法國人下套。本來凡爾賽宮對印度就不熱衷,要是杜普萊克斯要求增兵,凡爾賽宮也會反問:我們的盟友不是給你支援了嗎?那還要增什麼兵?

    再者,就是歐洲局勢問題,導致如果想要對大順有利,法國在北美和印度,只能輸,不能贏;英國在北美和印度,只能贏,不能輸。

    英國若是在北美和印度輸了,在歐洲大陸又被法國捏住了漢諾威這個英王之睪,那就真的打破均衡了。

    反過來,法國在北美和印度輸了,只要歐洲大陸還有優勢,就能交換回來,暫時維持均衡。真要是讓法國把殖民地都丟了,那法國還養那麼多艦隊幹嘛,老老實實大陸軍主義,和歐陸各國戰出個反法同盟吧。輸贏,對大順都不妙,倒可能把英國人養起來。

    這種微妙的均衡,正是大順這邊的對歐外交要精準把握的。

    劉鈺固然討厭盎撒人,但對法國也頗多提防。尤其是法國的科爾貝爾國家工業主義,讓法國人取得全面優勢,法國肯定扶植自己的工業,本身法國和大順的貿易額就如同50歲男人的頭髮,法國要是取得了全面霸主地位,大順想打進歐洲市場就更難了。

    饅頭是劉鈺戰略決策的執行者,對於這一整套戰略是認可且明白的,他自是要盡力達成劉鈺期待的那種微妙平衡。

    杜普萊克斯也能夠想到大順要大張旗鼓地租借兩條戰艦給法國的深層原因,站在他的角度權衡之後,他還是選擇接受,而不是拒絕。因為他也沒有指望大順幫著法國打仗,兩國之間所謂的友情,不過就是互相利用。

    兩邊就此問題達成一致後,連條約都沒簽,口頭上約定了一下若是戰艦損毀的賠償數目就是。

    送走了饅頭後,杜普萊克斯看著自己桌上的印度地圖,構想著自己的戰略。

    他從前往廣州主持重組後的法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而嶄露頭角後,加上他父親董事會成員的身份,早就基本被內定為法國駐印度的總督了。

    如今正式接手,便要開始自己的宏圖大略。

    在他看來,英國在印度佔據著孟買,在印度北部勢力龐大。但英國人在戰略上,是有問題的。

    杜普萊克斯是訓練印度土兵的第一人,他經過這些人的觀察,認為良好的軍紀和新式的裝備,要比單純的人數重要得多。印度王公和節度使的龐大軍隊,已不能再與少量而精良的歐洲軍隊為敵了。

    而歐洲軍隊的優勢,並不是人種,而是訓練、後勤和一整套的戰術體系。如果能夠將印度人,按照法國式的軍隊訓練,那麼法國東印度公司將會在印度佔據絕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