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617章 許願

    “我發誓,我成為沙皇后所做的一切,都將出於俄羅斯的利益,不因任何私人的感情而背叛我的祖國。”

    “我將恢復父親時代的一切開放政策。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將留給世界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請賜福您虔誠的女兒。”

    …………

    波羅的海,幾艘飄著大順旗幟的船,正朝聖彼得堡航行。

    劉鈺將康不怠留在了阿姆斯特丹,全權處置接待、招待、辦報等等事宜。發送給各處科學院的邀請函,也需要康不怠幫忙安排禮儀問題。

    自己則帶著官方人員和衛兵,前往聖彼得堡參加這場他等了許久的政變。

    對荷蘭人而言,去彼得堡不算去歐洲。

    因為中俄之間沒有海上貿易,也達不成任何與荷蘭相關的協定。

    只要劉鈺不去英國、法國,荷蘭的拖延戰術就還可以繼續用下去,劉鈺也可以等著荷蘭人拖。

    這一次去彼得堡,也是一箭雙鵰。

    既是為了完成外交逆轉,和伊麗莎白詳談,達成中俄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他沒有把西伯利亞賭在戰爭上,他賭在大順的蒸汽機車和鐵路,一定比俄國更早鋪到西伯利亞上——大順沒必要在這個時代,和俄國較勁,投入和回報不成比例,遠不如憋出蒸汽機車有效率。東北的人口增加,需要一條穩定的運輸線,才能盤活闖關東的吸引力,依靠人口不斷北擴。

    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一次俄國政變,逼迫荷蘭對法宣戰,促成威廉四世上臺。

    因為一旦政變成功,整個歐洲都知道,是中國和法國主導了這一次政變,那麼俄國今後的外交態度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法俄同盟,俄國跳反,不再支持特蕾莎女王,法國在歐陸已然無人可制。

    那麼,法國的底氣一足,肯定是琢磨著拿下低地地區,這是法國朝思暮想的地方。

    這就迫使荷蘭不能再騎牆了:俄國態度不明之前,法國對荷蘭還有一些請求,至少要給荷蘭一些面子,希望荷蘭不要死心塌地的站在奧地利一邊。

    法國也不會過分刺激到荷蘭,以免荷蘭徹底站到英國、奧地利那邊。

    可要是俄國親法、反奧了,那法國還需要給荷蘭面子嗎?肯定是直接向低地進軍,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這不是說立刻就能出現的情況,而是俄國政變之後必然引發的外交邏輯猜想。

    大國外交,是有猜疑鏈的。

    法國說我絕不可能攻打低地地區,荷蘭人信嗎?尤其是俄國親法政變之後,奧地利可能添了一個北方大敵的情況下,法國就算發誓,也沒人會信的。

    俄國親法政變,消息一旦傳到荷蘭,這必然能夠引起尼德蘭南部省份的恐慌,北部三個省份都是奧蘭治派執政的,法國要去也得先把南部省份拿下來。

    聯省議會又不增兵,百姓能不恐慌嗎?聯省議會不辦事,那還佔著茅坑不拉屎幹什麼?讓奧蘭治派上臺,以擋住法國啊。

    到時候,聯省議會那邊,劉鈺也會用南洋做人質,搞外交恐嚇,逼大議長簽下勘合貿易協定:只需要劉鈺嘴上保證不會公開,是一份密約,大議長也會簽下的。

    但只要對方簽了,劉鈺就能立刻把這件事吵大,利用“黃、色新聞”的傳播力,搞到整個荷蘭人盡皆知。密室裡說的保密,就是為了出了密室後大嘴巴宣揚的。

    俄國政變,也有助於保送威廉四世上臺……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