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二三章 作孽則心憂

    剩餘的士兵,則守衛在城牆或者炮臺、堡壘中。

    起義者那邊的牛二估計的沒錯,他們先發制人伏擊荷蘭人後,荷蘭人的反應一定是先提防城內的華人跟著一起反叛,必然不會立刻出兵來攻打他們,而是要防備城外的起義者趁亂入城。

    這就給了起義者足夠的時間去部署。

    城外,一些人或是揹著成捆的甘蔗、或是用扁擔挑著僅存的行李被褥,在幾個領袖人物的帶領下,先行朝著茂勿方向前進。

    留在巴達維亞城外附近的,只有二三百人。牛二考慮到組織力不足、軍官人手不夠,二三百人已經是他們這些的能夠拉起來的最多人數了。

    均算下來,一個受過訓練的、或者當地有威望的,手底下就帶著十五六人,正好管得過來。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今天荷蘭人不會出城了,明天也不可能太早出城圍剿,已經留出了足夠的時間。

    城外的一處房子裡,牛二和黃班等人在討論明天的計劃。黃班對於牛二已經相當佩服,從今天的事來看,牛二和他手底下那群弟兄,不但能打,而且顯然是行伍出身的,還能把人組織起來。

    尤其是斷言今天荷蘭人不敢出城,荷蘭人果然就沒有出城。雖然這只是最基本的軍事常識,科班出身的人都會這麼做,但在黃班這等草莽出身的人看來,簡直就是孔明再世。

    “牛二兄弟果然神機妙算,紅毛鬼果然不敢出城。”

    牛二聽到這個“神機妙算”的誇獎,臉上不禁一紅,心道我可當不起這四個字,混了這麼久連個參謀長都沒混上,在威海那群人裡我就是個中等人物。最優秀的或是在艦上,或是當初西征時候青州軍參謀部裡早混出了頭,若是被同窗聽到自己被這麼誇獎,非要笑話自己不可。

    轉念再想,似也明白了劉鈺平日一直說的話。這瓦爾克尼爾,也就是個三四流的人物,只是靠著背後的體系,可以壓的偌大的爪哇、幾千萬人口老老實實。

    自己也不過是個三四流人物,靠著學來的東西,一樣可以弄得同樣是三四流人物的瓦爾克尼爾頭疼便是。

    因為消息傳遞不便,樞密院那邊只能給一些戰略指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牛二知道只能依靠自己學來的本事,學以致用了。

    “諸位弟兄,明日荷蘭人也不會立刻出城,而是會派出斥候和小股部隊,先偵查一下週圍的情況。白天裡伏擊了他們一次,他們定然不敢再派出二三十人的小隊。”

    “而若要大隊出擊,又需準備糧食等。我等趁這段時間,抓緊時間攻下茂勿,依託山區周旋。”

    “天朝太祖皇帝昔年出河南,取民心。如今我觀爪哇之地,亦有可為河洛者,便是那片山區一直到萬隆……呃,勃良安,亦可為根基。”

    習慣性地用了威海那邊地圖的名目,趕忙改口。

    “巴達維亞城高、荷蘭人兵多,非可輕取,需得緩緩圖之。若此時往東,荷蘭人有軍艦可以運兵,必然沿途封堵,又提防當地華人,此死路也。”

    “而勃良安地,荷蘭人多用強迫種植制,當地人廣受其害。可學天朝太祖皇帝均田免糧之故事,行仁政、攬人心。”

    “那裡北上即是井裡汶,西進可威脅巴城,東邊的馬塔蘭蘇丹國也樂見我等起事反荷,亦不會主動打我。當地又多產稻米,足以資軍。”

    “總之,不管是攻巴城,還是東進,都不可急,需緩緩來。此時東進,死路也,荷蘭人憑軍艦運兵,藉助堡壘固守,我等若久攻不克,屯兵于堅城之下,此兵法之大忌;即便攻克,淡目等地盡皆海港,荷蘭人海軍強勢,亦不能長久。”

    牛二自是深思熟慮,之所以考慮南下,除了那裡是山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那裡,就像是崇禎十二年的河南。只需要一把火,就能燒起來。真要是朝廷將來又廢止了下南洋之策,東進之前,這萬隆一代正是蟄伏練兵、壯大隊伍的好地方。

    …………

    城內,荷蘭人一夜沒睡。

    一晚上城外火光沖天,時不時傳來爆炸聲。

    有時候聽起來像鞭炮,有時候又不像,完全鬧不清城外的起義者到底有多大的規模。

    白天的伏擊,也給了荷蘭人極大的壓力,知道城外的起義者有火槍、而起可能有一部分訓練有素的僱傭兵,他們也不敢貿然出城。

    第二天一早,等到濃霧散去,城裡的荷蘭人驚奇地發現,他們一晚上都在和空氣鬥智鬥勇,外面根本就沒有人。

    折騰了一夜,總督只得下令士兵們先休息一個上午。

    官員們抓緊時間瞭解昨天晚上的情況,一些小規模的斥候小心翼翼地出城偵查,巴達維亞的統治只有在巴達維亞城內是絕對有效的,城外連多少人口他們都弄不清楚。

    很快,有人彙報了消息,說是從昨天下午開始,就有許多的華人或者種植園的奴工,朝著南邊逃去,可能有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