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一零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

    對日一戰,給大順指明瞭一條路,以戰養戰,以戰養海軍,以貿易養海軍。

    只是,這封奏疏裡的一些政策,當時看來是少花錢多辦事的政策,在此時看來,李淦就覺得劉鈺依舊在暗戳戳地搞倒逼朝廷這一套。

    這封奏疏倒逼了幾件事。

    大建海軍,不算是這封奏疏倒逼的,而是伐倭之戰倒逼的,不建就要面對“君以此始、必以此終”的詛咒。

    而以此為基礎,這封數年前的奏疏,在此時的李淦看來,劉鈺至少倒逼了三件事。

    倒逼朝廷維繫股份制分紅嘗試的穩定,倒逼著朝廷不得不繼續嘗試讓商人配合朝廷政策,倒逼朝廷不得不繼續對外擴張,至少下南洋。

    這裡面關係到大量海軍士兵、軍官的利益,以及將來他們的退休年金。

    這就導致朝廷不敢輕舉妄動,大順很清楚,不給當兵的發錢是什麼後果,也知道要麼從一開始就別給,但只要給了想要再不給那就要出大事。

    可現在已經被倒逼著要繼續大建海軍了,海軍人手越來越多,朝廷拿不出錢搞什麼養老年金等福利,只能順著這個路線往下走。

    順著這個路線往下走,那就不得不允許更多的社會資金流動起來。比如開發蝦夷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將來退役士兵的養老年金維繫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如果不允許社會上的資本過分流動,這筆錢,按照之前的田畝稅和鹽稅是稅收大頭的情況,是根本拿不出來的,這就逼著朝廷得想辦法用軍艦去解決海軍的軍餉。

    伐倭之戰,朝廷於財政上得到的,如果不鼓勵繼續發展工商業、鼓勵工商業想辦法弄錢,實際上只有一百萬一年的壟斷權費用。

    這筆錢夠養一支防備日本復仇的海軍嗎?夠養一支防備西洋人東南入侵的海軍嗎?

    顯然不夠。

    但如果鼓勵工商業,鼓勵“買撲”制度,至少在蝦夷上,朝廷一年又能多出幾萬兩銀子。

    再算上造船、紡織等徵收的稅,算上玻璃等新手工業在離開作坊之前就按量徵收的出廠稅,賣的越多,朝廷的收入也就越高。

    而且即便這樣,錢依舊不多,養不起一支能讓朝廷安心、不用擔心日本依樣畫葫蘆復仇、不用擔心西洋人襲擾東南沿海的海軍。

    那就只能下南洋,往南洋方向擴張。而擴張之後,必定還要鼓勵工商業發展,否則日後不止要擔心日本復仇,還要擔心荷蘭復仇,還要花更多的錢,養更多的海軍,導致海軍和海外貿易綁定的更深。

    只怕日後……誰支持對外擴張,才是海軍、工商業眼中的明君。

    有支持的,就有反對的,那些反對擴張的,也必要把這些支持擴張的看做眼中釘、肉中刺。

    這便是李淦所擔心的、無史可鑑、比之宋時新舊黨爭更難預料的、將天下徹底割裂的那種苗頭。

    新舊黨爭,爭於朝堂。而這種新的局面,則可能是朝堂內外兩開花。

    雖然此時只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苗頭,甚至李淦自認自己完全可以控得住局面。

    可這只是海軍。

    別的新事物呢?

    別的新生事物,到底會不會帶來難以掌控的改變?

    如果是往日,李淦會連夜差人去叫劉鈺,學學漢文賈生坐而論道,將一些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化為一個個尋求答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