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六三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

    “所以我決定還是留在這裡,熟悉一下開埠後的貿易,以及大阪的帳合米生意。在確保可以賺到錢後,再回去勸說父親。”

    劉鈺拍拍手讚道:“好啊,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知道開埠必能帶來財富,並且敢於趁著剛剛開埠的時候把所有的家產和未來都堵在通商口岸上的人,或許未必一定能發財,但肯定比窩在酒田賣米有趣的多。”

    “壯哉,這樣吧,你這樣的年輕人我很喜歡。想來你若不歸家,你父親那邊定要生氣,斷你的財路逼你不得不回去。我個人送你一些金銀,不為別的,只是覺得你這樣的年輕人很合胃口。”

    他也就三十歲,但在十六七歲的本間古作面前,還是可以左一個年輕人、又一個年輕人的。

    喊了外面的人,叫人取來紙筆,就在這寫了一張紙條,低聲吩咐下去。

    “我與你紋銀四千兩,日後也不必你還。你若是有本事,在帳合米里賺了,那都是你的;若是賠了,那也沒什麼,無非是交了學費而已。平日多學學漢文,藉助你父親的關係,在糧米市場裡多走動走動。日後若天朝商人真的做米糧生意,自是會先想到你的。”

    “不過,你也得幫我個小忙。也不用幹什麼,就是每日將稻米的價格記錄一下,你若有什麼想法也可一併寫上。除了稻米之外,還有大豆、麥子的價格,也都做一做記錄。”

    “你若真能靠著這四千兩銀子賺了錢,將來歸家……哈,可知道漢高祖歸鄉的故事?人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你若混的身無分文不得不回去,你父親多半會恨你當初不聽他的話;但你若是衣錦還鄉,那便是老父親盛讚兒子年輕有為、有遠見了。”

    這四千兩銀子,不是千金市骨,也不是什麼聊得投緣,亦或者覺得奇貨可居慧眼識英才……既然大阪已經有了米期貨,凡是參與的,都覺得自己是期貨之神。估計此時跑到堂島米期貨市場,隨便抓一個都能侃侃而談,超越時代一般大談買空賣空,可真正能掙錢而不賠錢的,未必幾個。

    這四千兩銀子,實則買的是酒田糧食貿易大戶的人脈關係。

    就算將來眼前這個本間古作無法繼承家族產業,人脈關係可是擺在這的。將來真要下場的時候,也能方便渠道。

    這一點劉鈺再清楚不過了,就像是他沒封爵之前,也不是嫡長子,沒資格繼承爵位。但在京城的人脈關係,哪怕是四五品的官員,那也是比不上的。

    本間古作卻以為真的是自己的很多想法叫劉鈺覺得很有見識,心裡自喜,又見劉鈺隨便出手就是幾千兩銀子,更是確定大順這條大腿抱對了。

    帶著年輕人特有的那種故作鎮定、故作世外高人不拘小節的做作,很淡然地接下了劉鈺遞過去的可以在神戶開埠後商館取銀的紙條,故作淡淡地道了聲謝,心卻彷彿要從嗓子裡跳出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