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三五章 回援

    ()        萩城既不像小濱那麼遠、也不如平戶那麼近,加之抗線的大部分兵力還是海軍有固定運輸船的陸戰隊,總算是集結了大約八千的軍隊。

    在守城的倭人退入萩城後,上岸的工兵花了三天時間,修築了簡易的碼頭。更多的兵力開始登岸,隱藏的兵力在三見村集結,嚴密封鎖著消息。

    露出在外的部隊,只有三千餘人。

    軍艦開始輪番休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幾艘軍艦對著萩城轟擊一陣,每一次轟擊都是交叉轟擊。

    炮兵也開始時不時地轟擊一下萩城正門。

    這種疲憊戰術讓萩城的守軍每一天都緊繃著神經,野戰打不過,躲在城中這奇葩的萩城選址也擋不住炮彈。

    每次炮擊,都有可能全面進攻,使得每一次炮擊都需要武士在前面部署,承受一次次的炮擊。

    只是三天時間,城內武士的心態已經崩潰了。

    睡覺睡不好,也不敢睡。輪到番組守衛,就要祈禱這一次炮擊不那麼劇烈。

    守在前面的人怕的不是大順軍的炮彈,而是怕條石築成的石牆,炮彈在上面胡亂彈跳,都不知道會砸死誰,飛濺的石屑總會用詭異的方式在他們自認安全的地方飛出。

    眼看著外面的大順士兵越來越多,大炮也已經架在了距離萩城正門不過二里的地方,整個萩城完全被堵死了。

    吳芳瑞的判斷很準確,萩城建造的有問題,適合死守待援,但卻根本不適合內外夾擊。

    狹小的一道橋,根本無法做到有效地出擊集結,而且想要出擊集結,必定會遭到兩面海上炮擊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吳芳瑞帶著參謀,開始勘察他選定作為決戰地點的那片平原。

    偵查的輕騎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只說附近都是山地,很少有這種數里寬的地形,這是周邊幾十裡內最適合的戰場了。

    這片平原往南,是一條山谷路。出了山谷路,就是一片寬度在一兩裡的山谷平原,算是通往下關最容易走的一條路了。

    參謀們跟著斥候,繪製了周邊的地形圖。

    作戰參謀們則根據這些地圖,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

    主力擺在這片平原和倭人野戰,三百騎兵和一千步兵,在開戰的時候,就機動到倭人主力的後側,堵截倭人的殘兵,儘可能全殲。

    這一千三百人,在參謀看來,要執行整場戰役計劃中最難的一步。要在一天之內,行軍四十里,而且很可能遭受到倭人小股兵力的阻擋。

    將這千三百人選出集結後,又派了一個連隊的士兵駐守在平原東側的小山上。

    倭人主將稍微有點腦子,就一定會先攻下這座小山,然後選此山為本陣,才能將兵力從容展開。

    而大順需要要倭人佔領東側的小山,否則這仗就打成一波一波又一波的守山戰了。只有誘騙倭人認為安全,將部隊展開,才有機會全殲。伏擊的話,一旦被倭人發現,前功盡棄,沒必要冒險。

    這種圍城打援的戰術,給倭人的選擇本就不多,甚至可以說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救。

    要麼,從一開始就直接放棄,不救。

    只要救,可選的路線和戰術就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