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一三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往西,佔米子、攻松江城、打石見銀山、拿下江津。

    石見銀山自不必提,江津藉助江之川,溝通山陰山陽,面對鯨海的那一側為山陽、面對瀨戶內海的那一側為山陰。

    平時看不出什麼,但一旦被人登陸,江津就是必爭之地。

    江津不可失。

    若攻下江津,則意味著長州長府等藩和東邊的聯繫被切斷了。

    到時候以對馬島出兵主力,攻下長府藩,控制下關海峽,加之江津河運通道……

    依靠大順海軍的優勢,就等於徹底把日本的全部兵力分割成四個首尾不能相顧的部分。

    九州島諸藩、長州周防廣島諸藩、四國島、以及東部兵力。

    到時候,九州島和四國島的兵力都是死的,海軍封鎖之下,等同於無,大順就可以直接向東席捲。

    就算不是如此,石見銀山此時一年還能產幾十萬兩白銀,那裡丟了,大順燒燬砸掉礦山,幕府沒錢,也撐不住太久。

    之所以大順不再石見附近直接登陸,在太田資晴看來,原因也很簡單,那裡沒有優良的港口。

    早些年的運銀港口早就荒廢了,改走陸路運輸了。而且自釜山到石見之間沒有中轉,那裡也缺乏糧食,不能就地籌糧。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局勢如此,長州廣島諸藩的兵不敢動,擔心是聲東擊西,丟了下關海峽,大勢更去。

    手裡能調動的就剩下岡山藩為主力的七千兵,再加上自己手裡的這一萬出頭。

    怎麼守,卻是個大問題。

    攻敵之所必救,這是兵法。

    對大順來說,米子是天然良港,大米產區,距離隱歧島這個中轉地最近,米子本身就是大順所必守之地,這是大順登陸作戰的總後方。

    攻其所必守,圍魏救趙,可救石見、江津。

    可問題是米子所在的弓濱半島的奇葩地形,萬把人進攻,怕不是要全死在那。

    狹長的半島就像是一個丁丁,十餘里長的寬面迎海,全都是天然的深水港,沒有礁石,海況向來極好。

    半島只有不到三里寬,炮艦使使勁,炮彈都能飛出半島之外,完全在軍艦大炮的覆蓋範圍之內。

    半島和平原相連的根部,還有一條河。

    渡河而攻是弱智,河東邊只有一條不到兩裡寬的可通行地帶,曾經的米子城還卡在路上。

    現在必須做出決斷,是不是讓岡山藩為主的藩兵北上,防禦石見。

    自己領著大阪、京都附近的這一萬多兵力,冒著巨大的傷亡,去攻弓濱半島的大順軍?

    不這麼做,必完蛋。

    無奈之下,太田資晴只能一邊向幕府那邊彙報情況,一邊以大坂城代的身份,向岡山藩藩主下達了命令,讓他星夜前往石見防守。

    自己則帶領著這附近的最後一支機動兵力,帶著把這萬把人拼光的覺悟,但願松江城能多撐一陣,撐到岡山藩的兵力行軍到石見。

    他知道米子所處的弓濱半島的地形,但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打。

    若能打贏,便證明還有打下去的必要。

    能打贏,則證明大順在海軍優勢、地形優勢下,依舊無法守住如此絕佳適合防禦的港口。

    那麼自此以後,也就只能學學當年的倭寇,四處騷擾騷擾,見縫插針,而不會再用這種大規模的、前所未有的遠距離登陸作戰了。

    到時候主戰場又只能回到最適合的九州島上,說不定能打成蒙古合戰的局面,最後把大順拖到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