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一零章 找出路

    京城那邊的消息,回的很快。

    樞密院的命令很簡單,許可。

    不過考慮到陸海軍的協同,登陸作戰之後的主將名義上是李欗,參謀將軍是當初跟隨劉鈺徵準噶爾就做參謀長的吳芳瑞。要求要先打打小濱城看看情況,如果三日之內能夠攻克,後續可行;若不能克,只攻下小濱即可。

    與樞密院的簡單命令相對的,是皇帝給李欗的一封家信。天子無家事,一封信不可能只是簡單的家信。

    信很長,李欗看的心裡美滋滋,津津有味。

    除了慰問了一下兒子在威海的生活之外,便是讚了一下李欗能夠做出這樣的決斷。

    信上還追思了一下大順開國的歷程,只說崇禎五年,三十六營攻懷慶,而懷慶有前明之鄭王,無人敢擔“失陷藩王”之罪。是以從那之後,義軍可以牽著前明軍的鼻子走。

    如今的石見銀山、僭洛陽之倭王,無一不是當初開國“攻藩王而調動敵軍”的套路。

    皇帝讚許了李欗這幾日讀了一些兵法,深感欣慰。

    又說當日敵強我弱,或無心插柳;而今我強敵弱,仍用此計,上上之謀。

    看上去都是在誇李欗,實際上皇帝和樞密院這邊也是話裡有話。

    這件事如果能做成,看上去當真是不世之功。

    雖然那句話講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真正的功勞在於情報、造艦、後勤準備和訓練海軍,但尋常人看不到,反倒是若能攻下倭人王城,這功勞是可以上後世小說的。

    所以這件大功,最好還是李欗去拿。

    前線的情況瞬息萬變,樞密院和皇帝都認為優勢很大,所以又希望登陸之後不要冒進,以免出事。

    所以前面先是“思厥先祖父披荊斬棘”的開國往事,又點了點“失陷藩王”之罪。

    如此,李欗若能膽大一些,跟著登陸,做參謀長的吳芳瑞就會更慎重一些。

    如果沒有李欗,這群軍官們立功心切,可能有五成把握就敢幹,甚至可能三四成把握就敢幹。

    現在李欗跟著,這群軍官不說束手束腳,也要擔心李欗出事,所以可能要七成甚至八成把握,才敢幹。

    皇帝內心考慮過,吳芳瑞是劉鈺帶起來的,劉鈺打仗在皇帝看來,常人看來有些冒進弄險。

    此時的參謀和之前的參謀,肯定不同,但皇帝也不免想到了歷史上那個最適合當參謀、但當主將卻一塌糊塗的馬謖。

    雖親自召見過,對答如流,但皇帝心裡還是有點……主要是擔心他跟著劉鈺太久,打法過於冒進又未必真有劉鈺的本事、好容易出來領兵又急於證明自己更是敢幹票大的,所以把李欗扔過去,這便可以壓一壓那些軍官的賭博心態。

    既可以讓李欗藉機在海軍中賺取威望,又能壓一壓軍中冒進的心態,可謂一舉兩得。

    李欗看到這,也是明白了。

    自己這一次肯定是要親臨前線了,皇帝不想讓別人拿到這個驚天動地的功勞,否則不好處理。

    再往後看看,信上讚許了李欗、隱晦地告訴李欗應該上前線以收軍心後,又捎帶著提了一句。

    說海軍諸將能夠絕對服從朝廷指令,可見鷹娑伯治軍之嚴,真有制之軍也。諸將心有朝廷,可堪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