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自我意識(上)

    除了從威海來到這裡的陸戰隊,參與北海道攻佔福山城一戰的,還有一批松花江的府兵、庫頁島上接受大順賜封的島民、黑龍江江口的一些部落民。

    庫頁島上的人,有一些和蝦夷人有交流,懂當地的方言。

    島上一共六個部落,姓氏音譯,大約是陶、杜瓦哈、雅丹等。

    一個部落也是百十口人,每個部落都抽調了五人,一共也就三十人。

    人不多,但一則為了方便翻譯、聯絡蝦夷人;二來這件事是他們是大順子民的一個態度,鯨海節度使徵調,他們也不得不遵守。

    這一次靠的不是劉鈺當初和他們對抗沙俄時候歃血為盟的私情,而是鯨海節度使的官面。

    這些人多和北海道上的蝦夷人有來往,歷史上這種貿易被稱之為“山丹貿易”。

    中原朝廷給黑龍江江口、庫頁島上的島民們以賞賜,最為進貢貂皮的回賜,也朝貢臣服的象徵。

    島上的島民再把賞賜的絲綢、布匹等,賣到北海道。北海道的蝦夷人再賣給日本商人。

    因為朝廷賞賜的,都不能是太低等的貨色,故而“蝦夷錦”在日本上層很流行。

    至於蝦夷這種苦寒之地,為什麼還往北的地方居然產錦緞,也就沒人追究。

    當初松前藩同意海軍的一些人在島上暫住,其目的也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希望擴大“蝦夷錦”的貿易,並未告知幕府。

    如今後悔了,卻也來不及了。

    那些徵調的府兵,杜鋒就是從他們群體中走出來的,太清楚都是一群什麼德行的人了。

    出去打一番仗,若是空手回去,必被折衝府的同鄉們嘲笑為“廢物”、“沒本事”。

    只是杜鋒也知道,劉鈺不想讓陸戰隊沾染上搶劫的習氣,所以他很聰明地沒有選擇搶劫,而是用的勒索。

    搶劫和勒索,可不是一回事。

    前者沒有技術含量,後者要有紀律性做保證。

    劉鈺給他定的時間是八月份動手,讓他攻下福山城。

    時間一到,他便迫不及待地包圍福山城,讓庫頁島上來的部落民用當地語言聯絡北海道的阿伊努人。

    攻克福山城後,效昔年太祖皇帝入京後,後追封的武威郡王拷掠京師的手段,榨出來大約七八萬兩銀子。

    理由也是名正言順。

    松前藩搞得是承包制,把地塊、漁業、貿易等,承包給商人,收取承包費。

    這類似於包稅制,自然而然這些商人下手也特別狠,反正用蝦夷人也不用給太多錢,使勁兒壓榨。

    拷掠所得的錢,自然都是民脂民膏,要回來理所當然。

    錢拿到手,杜鋒倒也是個守信的人,拷掠之後,全部釋放,告訴他們以後說不定還可以做生意。

    留了七八個自稱對附近海況、地形都熟悉的,沒拷掠,留著做嚮導用。

    之所以非要勒索拷掠,而不是無序搶劫,因為他很清楚,在威海小站營裡訓練的陸戰隊,根本不會搶劫。

    要是跟著一起來助戰的府兵兄弟們幹一票,就什麼都會了,而那是劉鈺所不允許的。

    拷掠、勒索,這是有序的搶劫,在杜鋒看來這是可以接受的,至少紀律性得到了保證。

    府兵兄弟們大老遠來了,打仗的時候冒死前衝,就為了發一筆。自是府兵答應杜鋒不搶劫,杜鋒答應府兵兄弟們事後分賬。

    破城之後把松前藩的藩主一抓,幾個兒子一扣,大功告成,現在正是分錢的時候。

    會計在那啪啪啦啦地打算盤,幾個軍官看著堆積著的金銀、鯨油等緊俏貨,忍不住道:“要我說,咱們再去那仙台藩搶一搶。早在威海的時候,就吃過仙台的俵物,幹鮑魚海參之類的,據說長崎的俵物海貨好多都是仙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