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十八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

    而在這些實際問題之外,科學院院士的日常就是沙龍討論純粹的科學、理性、法律、政治等等。

    德系,和英系、法系都不同,源於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諷刺英法的科學院體系,說他們是“為了研究稀奇古怪的東西,或是去滿足單純的求知慾……”

    而萊布尼茨的科學院理念,是認為應該從一開始就應該使得工作和科學得以融合面向利用。

    “其目的,是實踐和理論的統一。不僅要改善藝術和科學,更應該改變國家和民眾、農業和糧食生產、手工業和製造業、商業……”

    他認為,科學為生活而存在。

    科學院在追求純粹的科學同時,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性的應用工作,科學不僅僅是純粹的理論,而應該用技術體現出來。

    當然,他是有烏托邦幻想的。

    他當初計劃要搞的柏林、德林斯頓、維也納、彼得堡、北京軸心,是想搞出一個“沒有土地實體的、相互聯繫和互通知識的、學者的共和國”。

    從一開始他就不相信,封建諸侯會全力支持科學,所以儘可能為科學院準備經濟基礎,包括科學院在柏林賣日曆、改進滅火器、種桑養蠶等等。

    雖然他在柏林的實踐失敗了,但是其科學院思想促生了彼得堡的科學院,憑藉他的威望和聯繫,使得彼得堡科學院從建立之初,就抓了一大把的王炸……歐拉、伯努利兄弟、哥德巴赫等等,都是建院第一年就在。

    俄國科學院秉持著萊布尼茨的思想,從一開始就注重實踐:中俄勘界、地圖繪製、航海探險、大炮改進、軍艦設計、堡壘建造、要塞工程……到處都充斥著科學院的身影。

    而俄國的落後,也使得彼得大帝對科學院的構想,是讓一個科學院承擔“科學院、技術院、大學”這三種職責。

    最早的一批院士,全是外籍的,他們負責頂端的研究——因為那時候俄國是科學荒漠,湊不出半個院士。

    這些院士從歐洲帶來的弟子、加上俄國本土的頂尖人才,稱為大學生,給院士打下手、輔佐院士工作。這些大學生助手同時作為老師,教育第三層次的預科生。

    預科生都是俄國人,需要考試進入科學院,接受頂尖院士的助手們的教育。

    外國院士。

    外國和本國的院士助手。

    本國的預科生。

    這種模式,使得俄國從科學荒漠,只用了二十年,就培養出了自己的第一個俄籍院士,創建了莫斯科大學。

    英系、法系、以及在俄國的德系正統,最適合大順的,是正統德系和法系的融合模式。

    因地制宜。

    俄國那一套三層次模式很好,可以快速成型。

    法國那套領錢立項目的模式也很好,可以集中力量搞突破。

    但俄國科學院作為國子監的模式,可以直接涉足朝政,成為官員儲備,這一點大順學不來,也不可能讓科學院的人才成為官員儲備,一大批進士、舉人呢,大順又不是野蠻的文化沙漠,是有自己的科舉體系的。

    而法國那群人搞沙龍,今天談法的精神、明天談君主立憲,估計連帶科學一起都會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