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三零四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 下

    只是,這樣的指示不能寫的太明確,將來真要是出了事,得有個人背鍋。

    所以沒有明確的指示,只是用了一些隱晦的言語,支持了巴達維亞總督的決定。

    尤其表揚了巴達維亞總督提出的“私貨合法化”建議,認為既然巴達維亞的腐敗和私貨不可避免,那麼將其從違法變為合法,那不就沒有腐敗和私貨了嗎?

    唯有這樣,才能斷絕公司的荷蘭員工和華人的緊密聯繫。

    只要私貨不合法,那麼走私和私貨就不可避免,而這就必然讓員工和華人海商產生關聯。

    這,是驅逐華人的第一步。

    …………

    自然的,瑞典人也派出了他們的使節團。

    不過以瑞典而言,這不是第一次派出對華的全權大使了,實際上早在六七年前,考林組建東印度公司的時候,瑞典過會就授權他作為對華談判的全權大使。

    只是那一次只是為了貿易,而大順的貿易壞境是特殊的自由貿易,根本沒有什麼可談的,也沒有什麼需要談的。

    至於說上一次去廣東的時候,想著以全權大使的身份見見皇帝?考林有在其他東印度公司工作的經驗,當然明白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能不能見到廣東節度使都是個問題。

    但這一次與眾不同。

    這一次,是真的可以見到皇帝的,或者至少可以見到伯爵以上級別的高官。

    在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的密謀是有效的,卡爾·吉倫特博格確定自己可以執掌國會,以此時非是國務大臣的身份,給了考林這個特使一個國務大臣和國王才能授權的談判底線。

    並且保證,他回到瑞典的時候,國會可以通過法案的修訂。

    賄賂、遊說,可能不是一個意思,但至少在此時的瑞典是差不多的。

    瑞典人被煽動起來了民粹的復仇情緒,而東印度公司的瑞典股份並不多。

    公司的利益或許不是瑞典的利益,但可以假裝成瑞典人民的利益。

    …………

    蒼茫的西伯利亞,行走著俄國的使節團。

    這不是俄國的第一支使節團,幾年前的黑龍江之戰後,俄國就派出過使節團,大順也來參加過沙皇的加冕禮。

    可這一次,有些不同。

    奧斯捷爾曼伯爵不是公爵,但權勢卻比俄國的那些公爵大的多,原本要派公爵前往,此時換成了伯爵,反而說明更加重視。

    歷史上,安娜女皇死前託孤之際,就是此人和她的情夫在場,可謂重臣。

    不管是西化黨、守舊黨,亦或是德國黨,這一次出奇的一致。

    不管是色楞格河的貿易額,還是大順軍改後的軍力,亦或是對土戰爭的不順利,或者瑞典的威脅……

    總歸,在東方的態度上,俄國人放下了黨爭,確認彼得的東方計劃破產。

    和上一次被劉鈺逼死的老托爾斯泰伯爵不同,這一次奧斯捷爾曼伯爵不是去背鍋的,而是去實打實的外交的。

    國會各方以及女沙皇,都明確地授權他,可以在勘界問題上讓步,以換取東方的和平。

    不利的條約,就像是生孩子。

    第一次的時候,千難萬險,痛苦萬分;一回生二回熟,生的多了,順滑無比。

    這一次,不用背鍋。

    相反,惡劣無比的外交局勢,若能簽訂一個雙方的互不侵犯條約,哪怕放棄一些土地,也是巨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