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十三章 琉球啊琉球

    李淦看著這幾個自己認為的能臣,嘴裡說著對日開戰的事,心中也是無比激動。

    之前所做的諸多事,數千年史書中做的比他好的比比皆是。

    不管是蒙古高原還是西域,前有強漢、後有盛唐。

    而現在要做的這件事,翻遍了史書,可能也就蒙古人嘗試著做過。不止於日本,還有南洋爪哇,蒙古人都嘗試過,只不過都失敗了。

    若是自己能夠做成這件事,李淦覺得自己亦算是歷代皇帝中的佼佼者,至少前無古人。

    至於蒙古,李淦覺得到時候自己也可以稍微碰碰瓷。譬如蒙古和羅剎打過仗,自己也打過;蒙古和波蘭人打過仗,自己也抓過波蘭人的戰俘,如今還在軍中操練槍騎兵……

    若能服日本、佔南洋,自己自比漢武唐宗的時候,再也不用那麼心虛,總覺得說出去會被人嘲笑。

    當然,不止於此。

    若能服日本、下南洋,則海上也再無威脅,更是可以趁著自己還有幾年活頭,將朝廷的一大症結漕運運河解決掉。

    一旦日本、南洋給自己帶來了足夠的內帑收入,威望正高,甚至可能在死前,將前朝的一條鞭法的慣性繼續執行下去,直到完成文登州的種種試點改革推行全國。

    屆時,自己青史留名,又能留給後世子孫一個穩固的江山,便是後世子孫無能,也能給大順奪續幾輩子。

    之前他只是在模仿漢唐,學著之前他所認為的明君——當然不是宋仁宗這樣的的明君——而現在,終於要到了比那些明君更進一步的時候,心中如何能不激動?

    前兩次徵羅剎、平西域,他御駕親征,兩次戰勝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威望,順利地推行了軍改。

    而這一次,若能再勝,就可以裹挾其威,完成內部的一些他認為能多續幾年的變革。

    一眾能臣中,最年輕的劉鈺掩蓋了其餘人身上的許多光芒,皇帝卻並不擔心。

    他覺得劉鈺是個忠臣,雖然是那種社稷為重君而次之的忠臣,但他很自信自己走的每一條路,都是有利於社稷的,所以劉鈺會一直同路下去。

    況且兩戰之後,劉鈺的兵權就可以收走了。

    若將來複安南、伐緬甸,國勢之下、海軍既成,也用不到此人,正可用此人於內部變革之上。

    此時正說到劉鈺今年要做的事,便問道:“鷹娑伯以為,五月份去往琉球,可有什麼問題嗎?”

    “朕是這般想著,既然今年至少羅剎、瑞典、法蘭西的使節會到,正好叫他們知曉一下何謂天朝。”

    “天朝、天朝,有威、有恩。天朝之內的天下,也正好叫西洋人知道何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月份去琉球,七八月若能返回,正值西洋諸國使節團其至。琉球王不能前來,卻可命其世子前來朝中謝罪,令西洋人觀之。”

    “九十月份,正值風向好,可伐倭人。速戰速決,正好明年元旦時候西洋諸國船隻返回,也好傳回消息。自此之後,天朝藩屬,西洋諸國不得私自打交道,必由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