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四章 禮法還是利益

    齊國公見這件事和外交有關,連忙道:“陛下,臣以為,應派使者往琉球,質問此事。”

    “縱然琉球國迫於淫威,但終究有罪。罪,天子可免,卻不得不申飭。”

    “臣常聽鷹娑伯言,海軍非一日能成。便是派去琉球,倭國有所警覺,其海軍也非一年之內能建成。”

    “故而臣以為,當遣鷹娑伯前往琉球。一則彰顯天朝軍威,二則也叫琉球王知曉,天朝自有手段護佑其國,使之收心。且威嚇安撫當並用,鷹娑比自去威嚇,又應再遣一使加以安撫。”

    皇帝嗯了一聲,卻不置可否。

    半晌道:“鷹娑伯有句話說得好,戰爭在開始前,就該知道如何結束。打仗嘛,總要有個目的。”

    “朕的目的,便有幾點。”

    “其一,處置島津氏,押送京城受審;倭國必要朝貢,天朝冊封。”

    “其二,天朝征伐,耗費軍餉,當由倭人出。”

    “其三,開放貿易,天朝商賈可以售貨於東洋,不受限制;其國既朝貢,則與西洋諸國貿易,非天朝允許不得通商。”

    “至於駐軍佔據、統治設府,朕倒是並無此意。”

    “此番不過膺懲其不敬之罪。”

    先說完了這幾個必須要達成的戰爭目的,那幾個心裡本有些反對的,也放鬆下來。

    既然不是以滅國為目的,這便是周天子的征伐不臣,名正言順。

    而且這麼一來,也不會耗費太多錢糧兵力,尤其是大順軍改之後,阿爾泰山一戰讓朝中不少人信心倍增,認為以少勝多當無問題。

    再者若能讓倭國賠款,這仗打的也不賠。

    況且倭國又不是準部,隔著大海呢,就算打輸了,也不用怕天下震動。

    幾人都看看劉鈺,知道決定這一戰成敗的關鍵,就在劉鈺的海軍上。

    之前皇帝已經問過劉鈺可有把握,既說十成,眾人都覺得打仗這種事,劉鈺雖年輕,可看的卻準。

    說有十成,那便十成了。

    然而皇帝並沒有叫劉鈺發表意見,而是說道:“自軍改之後,這樞密院行參謀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倒也參謀了一些對倭國開戰的辦法。當然,未必用,只是做些準備,以備不測。至於安南、緬甸等處,亦有備案。”

    “這幾年也派了不少探子去往倭國,雖倭國鎖國,虛實難知,可刺探之下,軍力倒也不強。”

    “自前朝萬曆年後,少有徵戰,武備鬆弛。樞密院的參謀們認為可戰,你們不妨聽聽,共商此事。”

    “一則驗證下軍改之威;二則試試這參謀體制如何。”

    給一旁的江辰使了個眼色,江辰便把一張日本的地圖拿出,隨後衝著劉鈺一笑道:“此番雖是陸軍的事,可缺了鷹娑伯統領的海軍,怕是不成。但若如唱戲,這場戲的主角,非陸軍莫屬了。”

    “鷹娑伯此番只需做兩件事。擊潰倭人水師;運兵到合適處。昔日西域準備一戰,鷹娑伯叫我西路大軍上下怨氣哭泣,多少渴望憑此封爵之輩斷了念想,這一次可不要再有這樣的事了。”

    “上一次都是陸軍,這一次若再有此事,那可是陸海不合。”

    江辰就是說個笑話,活躍下氣氛,其餘人都笑呵呵的,唯獨劉鈺心裡一陣嘀咕,心道這個笑話可一點都不好笑。

    好在大順日後要擴張,只能往南打才有意義,陸海之爭也不至於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尷尬的笑過之後,江辰便將作戰計劃說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