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二七章 超脫低級趣味?

    這些東西,哪裡比得上縱橫四海的快感?

    權力,以及權力所衍生出的改變世界的能力,那才是無上的享受。體驗過後就知道,這遠比那些短暫而空虛的快樂要叫人沉迷。

    皇帝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肯定明白這個層次,但怎麼表達出來,又是個問題。

    “陛下,臣當日翻越阿爾泰山,直插伊犁的時候,有一種奇妙的感覺。看著漫山遍野的牛羊,聽著當地人嘀嘀咕咕的蒙古語,看著帶著白帽黑帽花帽的人,想著這就是盛唐時候的安西都護府嗎?”

    “一別千年,再見風月皆已換。”

    “當臣策馬揚鞭指揮將士們唱起漢歌的時候,想著千年的變遷,想著臣能作為陛下的‘忠犬’去感受大唐安西軍大將的快意,遠比睡美人、裹絲綢要舒適。”

    “從伊犁返回,沿途行走,臣會想,這是李青蓮出生後去往蜀中的路;這是高適做邊塞詩的路;這是博望侯鑿空西域的路;這是大宛馬入未央宮的路……”

    “那種感覺,真的遠比與江淮花魁共枕還要爽快。”

    “很久之前,臣還年幼,只是鸚鵡學舌,學霍冠軍說什麼匈奴未滅不言家。可等稍微長大,真正去了邊疆,才知道霍冠軍所享受的快意,豈是區區成家所能比?”

    “如今我朝已壯闊如唐,臣想去盛唐都不曾抵達的疆土去看看。對日一戰,關係到我朝日後能不能興盛如唐,能不能都護我朝的‘西域’。是以想到這,臣便希望,寧可多造幾艘船。”

    “待將來功成身退,待國朝興盛安寧的時候,再修府邸,好好享受。到時候,臣也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臣便在府中讀讀邸報,豈不美哉?”

    這番半是真情半是表忠心防止猜忌的話,說的李淦也是心潮澎湃。

    劉鈺所說的那些感觸,他曾感覺過,就在準部投降獻上西域圖冊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像劉鈺說的差不多。

    聯想到將來的壯闊,李淦心情激盪,讚道:“壯哉!卿不負朕、朕必不負卿!你我君臣攜手,便為大順打出我大順的西域都護府!”

    滿腔的熱血之言,在劉鈺耳中,就變成了一個問題。君言即法,老子怎麼才算不負你呢?還不是你說的算?

    再說,你我現在同路,早晚有一天會不同路,到時候這負與不負,還不是你一句話?大順朝是你李家的,中華卻不是你家的。

    心中陰冷,臉上卻露出一片感恩之色:惶恐之中又夾雜著一絲皇恩浩蕩的感動;興奮之餘又夾雜著一分不負皇恩的真情。層次分明,融合一致,沒在官場混個三五年做不出這種表情。

    謝恩之後,皇帝便道:“只是就算你要節儉,這節儉下的錢,也不可能在用到海軍上。這樣吧,朕本打算,既是國庫出錢了,朕的內帑分紅便要收回,朕最近手頭也緊。既是你有此心,朕今年的內帑分紅便投入海軍。就再多造一艘大艦,助你成事。”

    “不過,你說起這個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朕可是聽說了一些事。只怕你不是匈奴未滅不言家,而是心有所屬奈何其父不在家,竟不能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