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零零章 軍改的決心

    瓜州,皇帝行營。

    這裡向東便是嘉峪關,西北就是入西域的必經之路星星峽。

    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裡。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

    自唐之後,這裡已經千年沒有漢人皇帝來過了。

    前朝在這裡的關西七衛也不過是羈縻之地,丟了也沒什麼影響,打下去還浪費錢,沒有也並不影響天朝的合法性。

    乃至大順建立之後,自比李唐,然而對於收復甘肅這樣的事,朝中依舊還有許多反對之聲。

    大儒王夫之曾言:是故山禽趾疏,澤禽趾冪,乘禽力橫,耕禽力樅,水耕宜南,霜耕宜北,是非忍於其泮散而使析其大宗也,亦勢之不能相救而絕其禍也……華夏之於夷狄,骸竅均也,聚析均也,而不能絕乎夷狄。所以然者何也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

    大意是說:山間的鳥都有爪子,而水上的鳥,都有腳蹼。這就是天道為了防止他們自相殘殺的緣故。華夏正統適合在中原地區,就像是有爪子的鳥,沒有腳蹼,就不應該去有水的地方。

    他的本意只是申明一下華夷之辯,但這番話卻被人曲解。

    雖然大順整日自比李唐,引得一些年輕人慷慨激昂。

    但是對於一些長大了、不再慷慨激昂的人而言,難免就有些覺得勞民傷財了。

    他們曲解了王夫之的話,認為王夫之的意思是說:天朝正統只適合在漢地諸省,其餘的地方都是夷狄該居住的地方。華夏應該和夷狄隔絕,而不是和他們接觸,所以應該修長城隔絕夷狄。

    在一些人看來,西域、蒙古,根本不適合華夏,為什麼不建個長城把他們隔絕開呢?為什麼要花錢去攻打這些無用的地方呢?

    花錢不說,打下來也基本收不到稅,收的稅還要江南華北出。

    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想法是對的。

    儒家不適合那些邊疆區,也基本不可能教化。山林的鳥都要爪子,水邊的鳥都有腳蹼,儒家適合農耕區,卻不適合遊牧區。

    既然那裡不能講儒家,又怎麼能算是天下的一部分呢?是故丟了也就丟了,天下的合法性只要中原就夠了,那些地方並不能代表天下的合法性,大順也實在沒必要在那些方向用兵。

    只是大順起家於西北,對西北這裡的事,就難免格外關心。加之太宗皇帝的遺訓,大順收復了河套,移民甘肅,終於把勢力伸出了星星峽,在哈密駐軍屯田。

    這些年圍繞著青海、雪山等地,頻頻發生戰爭。

    即便這裡已經不再是前朝關西七衛的羈縻,已經擁有了州縣府治,可這裡依舊不算安全。

    皇帝行營於此,隨行的兵將很擔心。

    擔心準部繞青海,圍攻瓜州,萬一打出來一個土木堡,那就萬事休矣。

    雖然兵將們很自信能打的贏準部,可戰場上的事,誰也難說,戰場沒有什麼萬無一失。

    大軍屯於此地,這裡堆積著西征的大部分軍糧。沿著星星峽向西,便是大順經略西域的前哨,哈密城。

    這些天源源不斷的兵將朝著哈密進發,沿途驛站也在不斷輸送軍糧,都說準部的大軍就在前面,大軍要集結兵力,緩慢推進。

    前面築城,後面戰兵跟隨,做足了充足的準備才行,萬萬不能輕敵冒進,以至被準部大軍鑽了空子,切斷從輪臺到哈密的補給線。

    至少,在昨天之前,西路大軍上下都懸著這樣的擔心。

    可是隨著今日報捷的消息從北線傳來,這種擔心化為了泡影,不斷有騎兵沿著道路疾馳,把消息傳到前方,催促進兵。

    準部的主力在阿爾泰山以北被殲滅,哈密以西是空的,之前不過是準部的疑兵之計!

    如今根本用不到集結兩萬輔兵、三萬戰兵,消耗巨大的後勤向前推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