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三三章 可堪大用

    “日本國本就閉關,禁止貿易。若能與其貿易,這不但不是與民爭利,反而為民取利。”

    “既取其利,又能演練海軍,正一舉而兩得。”

    其話音落,頓時讓幾位平章事臉色古怪。

    “此等事,恐為漢武窮兵而徵大宛。況且,日本國雖小,然昔年蒙元國勢尚且不能征服。萬曆援朝,更動搖筋骨,以至有東虜之禍。”

    劉鈺回道:“此一時而彼一時。蒙元不能夠征服日本,難道不是因為其無海軍嗎?西洋人如今能從四萬裡外抵達廣東澳門,若學到起航海術,區區日本還去不得嗎?”

    “只要能夠以海軍圍困,日久必服。以朝鮮之釜山為港,只消三五千精銳,藉助海船的速度,今日擾長崎、明日擾江戶,其又不能防。”

    “況且,日本地狹,縱然想要遷界禁海,也無五十里可退。”

    “我朝乃仁義之師,一不割地,二不求財,只要使日本朝貢、開放貿易,我朝便可保護日本不受西洋人侵擾,這樣的好事,難道他們會拒絕嗎?”

    “或許一時想不通,但海軍風帆三五日一至,不出半年,必有聰慧之輩想通了。若其國主想不通,自有別人幫他想通。”

    “屆時,錢財貿易源源不斷,又使其無海軍,必然順服,再不敢有不臣之心。”

    李淦之前聽過劉鈺關於將來西洋人在海上威脅的恐嚇,此時再聽,心想這不就是你當日說西洋人威脅國朝的翻版嗎?

    只不過相對於當日說的斷漕運、開科舉之類,這個倒是簡單許多,只要日本能夠朝貢、貿易、不準造船即可。

    既然朝貢,便屬宗藩。

    若是西洋人也想與日本貿易,若以兵勢威脅,天朝自是要保護藩屬的。

    聽起來似乎的確可行。

    日本多銀、多銅的事,李淦當然知道。日本鎖國的事,李淦也知道。

    只是他從未有過“強迫貿易”這樣的想法。

    這件事站在李淦的角度上看,還有另一個好處。

    劉鈺之前那西洋人威脅東南嚇唬過他,按劉鈺所言,也不過兩萬兵就夠。

    國朝如果按照西洋軍制編練新軍、海軍,以其體量的對比,威脅日本大約也就是五千兵。

    若能靠這些兵力壓服日本,則證明劉鈺的恐嚇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不管這麼說,這個“以海軍養海軍”的想法,至少可以自圓其說,也是說得通的。

    當年鄭氏可以靠日本的貿易富可敵國,日本又多銀多銅,國朝如今鑄錢的銅都不夠,若能開放貿易,的確有利可圖。

    想要讓其開放貿易,也的確需要一支海軍。

    李淦看看其餘人,英國公微微一笑,心道劉鈺倒是滑頭,閉口不提閩、粵、江、浙等對西洋的海關事,卻把“以海軍養海軍”的對答放到了日本上。

    這倒是個好想法。

    因為西洋和日本不同,西洋人是懇求貿易,而日本是閉關鎖國。

    想從西洋人的貿易裡多弄到錢,要麼關閉多餘的海關一口通商從而方便管理收稅;要麼就得學宋朝,官方壟斷貿易。

    無論哪一點都會引發軒然大波,劇烈波動,乃至江南糜爛。

    但若從日本入手,一則可以見到實利,證明以海軍養海軍是可行的;二則暫時不用觸動江南走私商人的利益,不會出現劇烈的震盪。

    以日本養海軍,待海軍有成,再入南洋,那就簡單了許多。

    若能直航日本且能把日本逼迫的開關貿易,從南方運送糧米還是問題嗎?

    若能走海運而廢漕運,又能節省一筆開支,減輕民間疲苦。

    從大義上講,日本國久不來貢,六師移之,也大有道理。

    英國公暗自讚許,心想的確是個人才,之前說五年之期初成,這事恐怕又要五年。

    這十年間,一點不需要觸動漕運、江南走私的利益,不會引發劇烈的動盪。等到海軍已有小成,再處理江南的事,也就更有可行性。

    於是他又問了劉鈺另一個問題。

    “你剛才說朝鮮事,此朝鮮非彼朝鮮,朝鮮又將如何對待?”

    “回平章事。”

    “欲使日本貢,不得不控制朝鮮。如今朝鮮方亂,尚未平息,我朝正應藉此機會,加大對朝鮮的控制。”

    “一則駐派天使,若朝鮮再有事,則可先知。朝鮮既為藩屬,若其國再有弒兄之類的事,天朝自要處置,否則怎麼能叫教化四夷呢?”

    “二則我多詢問朝鮮國事,得知朝鮮國曾連錢都不用,以物易物,以致民間不知錢可以用。其國又不鑄錢,正可要求朝鮮用我朝錢。”

    “我朝雖也缺銅,但若控制朝鮮,要去日本開關朝貢,則銅就不缺。讓朝鮮用我朝錢,方為真藩屬。”

    “三則朝鮮產紙張、人參等,而我朝生絲、綢緞,正可換回紙張人參。若能使其國開放貿易,則山東之民又可多出一條求生之路。往來貿易,足以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