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參謀

    皇帝的要求不算高,劉鈺考慮了一下朝廷的情況,報出了一個日期。

    “二十五天。二十五天之內,一定破城。而且破的極為震撼,叫喀爾喀人膽戰心驚。”

    “軍中無戲言。”

    “無戲言。”

    劉鈺答應的很爽快。

    朝廷的主力野戰部隊的情況他基本已經瞭解摸清了。

    明末之戰,後金靠大炮攻城、野戰,但學來的都是明朝弄的海軍炮,也沒有野戰炮架和螺紋千斤頂,野戰威力不強。

    整體上,大順的實踐經驗,打完後金,周邊就全是一群沒有野戰炮兵的弱雞。而經驗,都是實踐中得來的。

    陣法還是三十年戰爭那一套,陣型密集,冷熱兵器混編,擺大陣野戰。

    周邊沒炮,騎兵倒多。

    排那麼厚的大陣,對這種炮少騎多的現實,確實無往而不利。

    相較於此時的西歐,肯定是路子走錯了。

    更薄的線列、更兇猛的野戰炮,能把大順這時候的密集陣型打崩。

    不過對付沙俄的哥薩克還是足夠。

    哥薩克沒有幾門炮。敵人沒有炮兵優勢,就隨便排密集陣。

    哥薩克騎兵是最好的輕騎兵之一,但哥薩克向來搶功我最猛、逃跑我最快、劫掠一頂二、野戰我先溜。

    至於攻堡,大順優勢更大。

    冷兵器精銳還有不少,相對哥薩克,炮兵優勢極大。

    武德宮出於太宗遺訓,一直逼著學幾何學和測量學,雖然幾何學中真正精華的形式邏輯需要慢慢培養,可拿來就用的炮兵測量學還不算差。

    這一次大順也是豁出去了,調集了不少大炮,從京城、遼東一路運到這裡,消耗的糧食補給足夠當年打一場與滿清的決戰了。

    皇帝想要打的漂亮、死人又少、還要震撼,那炮兵就可以使勁兒用。

    既然皇帝想要刷軍中的威望,劉鈺就退到了幕後,寫了一份詳細的攻城計劃,把自己當成一個戰術參謀。

    如果敵人出城襲擾怎麼辦?

    如果援軍抵達怎麼辦?

    如果敵人逃走怎麼辦?

    如果第一波攻擊不順怎麼辦?

    如果羅剎人隱藏了火炮等到最後才用怎麼辦?

    將各種可能會遇到的情況一一列明,每一項都註明了幾種備選的方案,讓皇帝不需要自己會戰術,就可以遇到意外而不慌張,拿出方案叫下面執行就是。

    劉鈺靠著自己那便宜老爹的關係,和隨御駕的勳貴們都能說上話。不懂的地方就問,想知道的那些老勳貴也大約猜到了皇帝的意思,解答的也很爽快。

    快要走到額爾古納河時候,這份參謀報告總算是寫完了。

    包括紮營部署、各部調動、意外應對、各營目標、後勤分配等等。

    送到李淦面前的時候,劉鈺索要的熱氣球和法國軍服、王室旗等也都靠驛站加急送了過來。

    他自去前線升熱氣球觀察城堡內的情況,李淦則在大帳內細細閱讀劉鈺撰寫的報告。

    初看幾眼,只是覺得詳細,並未品出其中的滋味。

    待看到後面,李淦終於品出了一些味道。

    金水橋問對的時候,劉鈺就說過一些事。事後也提及過參謀部的事。

    李淦一開始覺得,這參謀部就像是當年的軍師府,出出主意、做個幕僚,不能理解這其中真正的目的。

    等到這第一份參謀報告出臺,李淦才明白,劉鈺一直說的參謀部,和他所理解的軍師,根本不是一回事。

    參謀部和軍師一樣,不需要有兵權。但和軍師不一樣的是,參謀部需要的不是羽扇輕搖算無遺策的軍師,而是一群有經驗的老將帶領一批年輕軍官。

    有點像是宋朝的樞密院,但是權責卻似乎比樞密院小得多。

    似乎既不管升遷、也不管軍制,只是在戰前制定戰略計劃、戰時制定戰役計劃。

    這樣一來,可以把一些老將調開軍權,同時安插一些新銳的年輕人。

    皇帝可以作為這個參謀部的首腦,以參謀部的計劃而用皇帝的名義,對戰役戰略進行一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