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二二二章 遷徙路 四

    既然說要談吃喝拉撒睡,那麼免不得就要詢問詢問,去了扶桑之後,吃喝問題確定能夠解決嗎?朝廷發的糧食,確定夠吃嗎?

    這些問題,私塾先生無法從技術上解決,只能從“信仰”或者“邏輯”上解決。

    信仰上,他相信,主流的意識,大致還是以民為本的,朝廷應該會準備足夠的糧食,避免墾荒的人餓死。

    邏輯上,則更簡單。如果朝廷只是想把地空出來,那麼把人逼反了再殺掉、或者運到海上之後根本不往扶桑去,半途直接扔海里淹死不就得了?

    移民也是要花錢的,橫跨大洋並不是可以直接躍遷過去的。最大的成本,不是土地、不是農具、不是種子,恰恰就是遷徙的“船票”錢。最大的成本都付出去了,怎麼可能不做妥當準備,白白增加死亡率呢?

    他是這麼想的。

    實際上,他想的,還真不錯。

    只不過,固然他在考慮邏輯問題的時候,已經想的很陰暗了。

    實際上,劉玉選擇的遷民重點方向,很多想法,比這陰暗的多,屬實地獄。

    劉玉知道,舊金山有金子。

    但是,第一波遷民和農業遷徙的方向,並不是舊金山周邊,而是後世的溫哥華、此時的楓林灣,以及後世的西雅圖等那一圈地區。

    一來,這裡比較適合耕種。

    二來,將來向東跨越山脈,就是後世的加拿大草原三省,天賜之地一般的農業條件——旱草甸子、沼澤甸子,開發起來,不是一個難度。而後世加拿大的草原三省,則是標準的旱草甸子。

    當然,這兩個原因,都不“地獄”。

    真正地獄的,是第三個原因。

    大順現在在北美採取的殖民政策,是什麼?

    是標準近世殖民學說。

    這個學說的精髓是什麼?

    行政干預,扭曲土地價格。使得每個移民者,都是潛在的“工資勞動者”,通過賺取的工資來購買被扭曲價格後的土地,實現百十畝地一群牛的家庭農場生活。

    這些潛在的工資勞動者,是為資本主義發展做準備的。

    那麼,反過來說,也即需要,要發展一些非農業的產業,實體工業,從而才能讓這種“標準近世殖民學說”有意義。否則,要那麼多的工資勞動者,幹啥?

    同樣的,必須要確保,這裡的產業,有利可圖、有市場交易,從而才能發展起來產業。

    種地捕魚……那屬於第一產業。

    這個,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口。

    所以,得弄出第二產業來。

    從而,讓投資者,願意出錢從大順本土僱人,或者說出這個船票“抓人”過來幹活。

    起步,劉玉選的是金銀礦。

    這肯定沒問題。

    而在起步之後,如何快速地把產業發展起來,形成一個工業城市?

    這個工業城市的商品,又該是什麼?

    這個工業城市生產的商品,市場在哪?

    劉玉瞄準的,就是舊金山的配套產業。

    舊金山樹不多。

    開礦、挖金子、挖銀子。

    蓋房子、開旅館、弄住的地方。

    這需要基建。也就需要木頭。

    顯然,木頭房子,在舊金山的金礦區,肯定是性價比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