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八三章 國富論(五)

    “即便是法國,他可以不在國內銷售,卻可以對外銷售獲得利潤。”

    “就如同瑞典一樣,瑞典也是重商主義,理論上瑞典的東印度公司曾經也不能在本國銷售東方貨物。但瑞典的東印度公司,之前不也是生意紅火地存在著嗎?”

    “我認為,最好的條件,就是英國取代荷蘭,成為大順在歐洲的合作伙伴。但顯然,我們已經錯失了這個機會……在他們‘再下南洋’的時候,我們本有這個機會,但我們錯過了。”

    “如果這個最好的條件無法達成,那麼我們首先要確保,不會是其餘國家,拿到這個歐洲專賣權。”

    “所以,其實,自由貿易,對我們來說,算得上是現實一點的、所能達成的最有利的條件了。”

    “否則的話……如果,法國人成立一個‘東方貿易品歐羅巴專營公司’,而大順鑑於法國的軍力,而選擇法國作為歐洲總代理呢?”

    哈利法克斯伯爵也深感同意,說道:“是的,我贊同布特勳爵的看法。”

    “的確,棉布並不是中國的特產,印度也有。”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歐羅巴還有誰能組建起新的東印度公司?”

    “即便,不考慮能否在印度、在馬六甲,戰勝中國的問題。”

    “只說,中國人雖然沒有明說,不準歐洲組建東印度公司。”

    “但是,他們卻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無言地說清楚了他們的觀點。”

    “一個又一個東印度公司的毀滅、破產、重組,中國人在用生產者的身份,宣告當生產者試圖自己搞航運的時候,任何東印度公司都是他潛在的敵人。”

    “哪怕是‘無辜’的丹麥人,也被他們用無恥的理由,直接增加了出口關稅,導致丹麥東印度公司基本破產。”

    “在這種情況下,資本……會願意投資一家新的、從成立之初就面臨著破產可能的、中國作為壟斷生產者隨時可能加關稅和行政管控的、可能要投入上億英鎊且前期完全沒有回報的東印度公司嗎?”

    “不會的,絕對不會的。”

    布特勳爵也點點頭道:“如果,資本不願意投資,那麼只能依靠王權和國家的力量。”

    “但是,要重新獲得好望角以東的優勢,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

    “這股力量,投入到好望角以東,那麼中國會立刻在歐洲找到盟友。”

    “如果我們試圖重奪好望角以東的利益,那麼我們需要至少投入30艘戰列艦、5萬名士兵……”

    “但如果我們把30艘戰列艦、5萬名士兵投入好望角以東,法國將會立刻把王太子派去東方朝見他們的大皇帝,然後登陸英國。”

    “同樣的,如果法國投入30艘戰列艦、5萬名士兵,去好望角以東。中國人會立刻找到普魯士、俄國、奧地利,還有我們,組建反法同盟。甚至,不需要中國人主動來做,那些國家看到法國把大量的力量投入東方,他們立刻會主動撕咬法國的。”

    “西班牙同理、葡萄牙同理。奧地利、普魯士,則根本沒有資格談論30艘戰列艦這樣的數字。”

    “所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以後再也不會有東印度公司了。無論是英國的還是法國的還是丹麥的還是瑞典的,都不會有了。”

    “現狀就是,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家企業,擁有東方貿易品的獨家銷售權。這家企業,就是大順的西洋貿易公司。”

    “我甚至可以確定,當歐洲的戰爭一結束,丹麥在特蘭奎巴僅存的那點土地,也會被大順攻擊。”

    “但……”

    布特勳爵話鋒一轉。

    “但,這並不是壞事。”

    “這意味著,歐洲東方貿易品的價格統一,也意味著杜絕了歐洲各國之間的走私。”

    “更意味著,如果中國人願意履行承諾,我們真的可以收到關稅。”

    “而不用擔心向以前一樣,80%的人,在喝瑞典的、丹麥的、荷蘭的茶葉。我們卻根本收不到稅。”

    “大順只需要幫著歐洲各國,每磅茶葉徵收3便士的稅,那麼就可以給我們帶來至少幾十萬英鎊的關稅。”

    “作為回報,我們也應該答應他們其餘商品的關稅條件。否則,我想,中國人更願意零關稅,或者,他們更願意把這3便士,變為他們的出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