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七二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

    這些商船,就是道理的一部分。

    而這些商船的背後,是大順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的壟斷專營管制,為的就是今天能來講這些道理。

    因為大順的這些新學一派,沒學“資本主義是怎麼沒的”,但真的學了“資本主義是怎麼來的”。

    保護制度、專營壟斷、一口通商、高額土地稅、強制購買重型商船、蘇北圈地種棉毀滅鹽戶小生產者……靠著大順特有的極其兇暴的國家強力,組織著社會力量,縮短著從封建生產方法向資本主義生產方法的過渡。

    大順的國家集權,不算完美但卻基本合格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做孕育新社會的舊社會的產婆。

    雖然,其實絕大多數參與其中的大順人,包括皇帝,都不知道到底在幹什麼。

    但歷史就是這樣發生了。

    大順參與歐洲戰爭的目的,從不是摧毀大西洋的“商業”體系,相反是試圖維護這個體系,只不過是取代歐洲生產者的地位。

    貿易格局的改變,會改變很多事。

    而眼下大順的商船總動員,也講了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這個道理,不會因為歐美人讀的是《聖經》、大順人讀的是《論語》就會發生改變。

    所以,在費城的冗長的會議上,大順的貿易大使,講了一個兩邊都聽得懂的道理。

    拿最最最最不起眼的曼徹斯特棉紡織業來說,非洲市場丟了、北美市場被大順排擠、那這些從事紡織業的人,靠什麼生存呢?

    之前靠著海軍、靠著航海條例,一群生產效率遠低於印度更不用提大順的手工業從業者,在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時,他們是最先垮掉的。

    開工場的、當包買商的,大不了轉行,手裡總還有三瓜倆棗的。

    這些手工業者呢?

    英國的圈地運動已經完成,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使得勞動力和土地得以分離。

    那這些失業且又無地的人,怎麼辦?

    反抗是不可能反抗的,因為打不過。

    英國這點小島,這點人口,能拉出來將近九萬正規軍。而且地形狹小,完全沒有閃轉騰挪的空間。掘土派的起義早已成為了過去的故事。

    這些人,除了被髮送到北美殖民地外,別無辦法。

    既是自願的。

    也是英國政府想要推動的。

    英國的工業,尤其是在被大順摻和後崩掉的工業,容納不下這麼多的“與土地分離”的人口。

    這些“多餘”的人口,自己主動想走。

    而英國政府,也巴不得這些人走。

    不走的話,留在英國幹啥?

    造反嗎?

    等著他們把克倫威爾時代掘土派的《英國被壓迫的貧民宣言》、《新正義法典》這些小冊子翻出來嗎?

    只能讓這些人走。

    必須讓這些人走。

    而且是遠渡重洋地走。

    這,就是大西洋貿易格局改變後,所衍生出的其餘改變。

    改變,意味著危險和機遇。

    對大地主、大商人、工場主、種植園主而言,大西洋貿易格局的改變、大量的歐洲移民即將湧入北美,是好事嗎?

    當然是好事。

    比如賓家族圈佔的土地,沒有人的話,這些地就是荒地。

    荒地不值錢。

    對種植園主而言,大量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