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六二章 拼命是錯的、掙錢是對的(一)

    他們希望寧可朝廷多花點錢、多出點軍費、多打兩年,也要達成“荷蘭做歐羅巴總商埠口岸”的效果。

    這裡面的事情很複雜。

    但舉個這些複雜問題中最簡單的一個例子。

    比如茶葉。

    如果口岸對口岸貿易,英國收了關稅來北美賣茶葉,遲早還要爆發十三州和英國的衝突。

    到時候,茶葉就會作為一種象徵。

    一種“支持英國統治”的象徵。

    原本的歷史上,發生過太多類似的事件。

    焦油和羽毛,給商人勐灌茶葉水灌到吐也好;所謂義和團不用外國貨也好……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玩意兒,誰也不比誰高貴。

    北美也喊出過“寧可不穿衣、不用英國布”的口號。

    亞當斯等人也親身經歷過“戒茶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的窘境,亞當斯說要喝茶只要是走私茶就能喝,人家某太太直接說你這不忠誠我們都不喝茶了。

    很正常的事。

    如果口岸對口岸貿易,到時候,英國為了還國債,必定要鼓勵中國貨消費。到時候,北美反英的時候,肯定連帶著中國貨一併反,並且一定會把不用中國貨作為抵抗壓迫、抵抗英國奴役的象徵。

    茶葉是不可替代的嗎?

    不是,因為還有種玩意兒叫咖啡。

    棉布是不可替代的嗎?

    不是,因為還有種玩意兒叫呢絨、亞麻,甚至北美自己就能種棉花。

    北美玩“寧可不穿衣、不用英國布、婦女自紡紗、自由與骨氣”這一套的時候,甘地的爺爺還沒出生呢。

    更別說歐洲此時一大堆的“彷的都快要可以假亂真的”東方漆器、木器、扇子等。

    所以大順必須要拿自由貿易這個大義,要把荷蘭作為歐美洲口岸商埠。否則很容易出現歐美一群人,拿著“反對專營權、反對壟斷貿易”的口號,來砸中國貨。

    北美市場潛力巨大。

    不敢說太大,最起碼,養活半個湖北轉型種茶葉,讓湖北那些山區的百姓過上種茶葉的好日子,總還是可以的。那些山區種糧食根本不適合,種茶葉卻正合適。

    要防的,恰恰就是一些人,打著大義的旗號,最後把茶文化弄成咖啡文化,那就賠大了。

    而這種輕奢侈品和嗜好品,一旦被替代,是無法甚至很難被扭轉過來的:就像咖啡不能在大順替代茶、茶也不能在法國替代咖啡一樣。

    而且,大順想賺錢,就得拿到定價權。

    不搞口岸對口岸貿易、搞荷蘭做歐洲窗口的“假自由貿易”,才能拿到定價權。

    簡言之,歐洲統一東方貿易品關稅。東方貿易品的關稅定稅權,既不在英國手裡,也不在荷蘭手裡,而是在要攏在大順手裡。

    由英、法、荷、奧、俄等國,共同派人監管,自由貿易,但關稅統一,按照各家份額分關稅。

    這當然是“假”自由貿易,因為各國必然都試圖自己人賣到自己家拿到更多的關稅,而不是英國船可以隨意去法國賣、法國船可以隨意去俄國賣……但,世界上,有真正的、如同真空球形雞一樣的真正自由貿易嗎?

    且只有這樣,才能是各國都能接受、且北美那群商人也能接受的條件。

    北美商人對《航海條例》的態度,一定要注意,他們反一半、支持一半。

    他們不反《航海航行法》,因為這保護了他們不被荷蘭法國瑞典西班牙的商船打爆;他們反對《商品列舉法》,因為這損害了他們直接去歐洲賣貨的利益。

    既要讓英國接受、還得讓北美接受、還要保住茶葉的潛在市場不被咖啡替代、還要不要引發【反茶葉反棉布就是愛自由】的情緒,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

    與此同時的北美,伴隨著巴哈馬會面和南部突襲種植園,十三州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開始朝費城聚集。

    為名者,都知道這件事至關重要。不能在這場和“敵國”一起協商的會議上露面的,也就徹底斷送了日後弄潮的機會。

    為利者,都知道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確實很重要。

    一時間,北美十三州的風雲人物,齊聚賓夕法尼亞。

    奴隸販子、私掠船主、走私商人、種植園主、奴隸主、地主、土地投機商、軍功貴族圈地者、牧師、律師、醫生等,皆匯聚於此。

    共濟會、教會,在這裡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因為各州利益不同,只有共濟會和教會,算是在各州都有團體的組織。

    這些人聚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吵架。

    各州的利益區別巨大,不吵架是不可能的。

    說句難聽的,莫說這些本來就鬆散的殖民地,就說滿清這種壓抑的君主制帝國,圍繞著對外貿易口岸設在哪,福建、浙江、廣東,從施琅私下出賣主權和英荷接觸希望把口岸設在福建到後來的寧波私降關稅爭取貨船,明裡暗裡鬥成什麼樣了?

    吵架的關鍵,倒不是要不要召集民兵反對大順登陸費城、也不是爭吵這時候和大順接觸算不算賣國。

    吵架的重點,還是在於當初奧爾巴尼會議打下的底子。

    富蘭克林建議組織一個總議會,各州一起出錢,得養兵。因為華盛頓在西北被印第安人暴打,44、48這兩個愛爾蘭團直接被打崩了,太嚇人了。

    可還是那句話。

    你們北方人打仗,關我們南方人什麼事?我們憑什麼出錢讓你們去打仗?憑什麼出錢養兵?

    況且,英國的傳統,就是反常備軍的。

    如英國所言:買官制和團長所有制,是保護自由的最後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