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

    顯然,下一步就是宗教復興、道德主義迴流。

    信教的也不是多個頭,一樣的玩意兒,也一樣在北美上演。女巫審判之後的思想解凍、新思潮湧現,最終招致了1730年代開始的宗教復興、道德復古運動。

    公理會開始全面反撲,壓抑、懺悔、地獄恐嚇、自耕農對思想解凍之後商人階層大發其財的不滿、對道德不古世風日下的不滿……過去舊的那些宗教破玩意,又趁機回來了。

    這場用來“重塑對上帝的信仰、重塑被商人和異端破壞的勤勞致富的風氣、重塑道德”的運動,被稱作“第一次大覺醒”。

    第一次大覺醒從30年代開始,標誌性事件是大量牧師從歐洲來到北美,要淨化道德已經敗壞、無法建成山巔之城、商人風氣和發財風氣扭起了道德的北美開始。

    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管是約瑟夫·沃倫,還是約翰·漢考克,都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

    這種濃厚的宗教氛圍下,有些東西,甚至可能只是一些尋常的東西,那也是要引起巨大爭議的。

    比如漢考克轉述的,大順這邊的人對這種土地私有制且允許自由買賣土地且商人力量不被壓制的自耕農群體幻想的擔憂。

    說算起來,人口不斷增加,如果不能突破自我、破繭成蝶,早晚要出事。

    這種事,在北美並不稀奇。

    之前,請教的公理會掌控新英格蘭的時候,就下達過非常嚴苛的排外令。

    異教徒、異端,這裡甚至包括同屬於新教的、但在一些理念上不同的其餘派別,如果來到新英格蘭,第一次抓著鞭打、第二次絞死。

    為此,是虐殺過一些牧師、傳教士、和本地農民。

    這種非常嚴苛的人口控制,也是一種人口控制。

    只不過,這種控制,是以純粹的宗教目的而展開的。

    而不是一種理性的、或者根據歷史經驗所得出的某種結論,並且以此結論而控制的。

    雖然,實際上效果是一樣的。

    通過對外來者徵收丁稅、嚴格的宗教管控等,使得馬薩諸塞州的人口增加速度,相對來說並不是很快。

    這種不快,是相對而言的。

    良好的氣候、已經摺騰了百餘年的開發、鐵器牛耕技術的使用、美洲高產作物尤其是玉米的廣泛種植、附近西印度群島源源不斷的糖類卡路里,這些都使得這裡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

    刨除掉早期他們根本不會種地、被印第安人幫助的那段時間。

    整個18世紀,北美新英格蘭地區,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沒有出現“女性因為營養不良而無經從而影響人口出生”的地方。除此之外,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隔三差五的戰爭和災荒、水災、旱災等,都出現過女性因為營養不良而無經以至於不能生育的問題。

    即便嚴格控制異端、異教,增加各種各樣的限制,這裡的人口仍舊在不斷增長。

    而人口增長……

    實際上,在女巫審判桉之後,第一次“山巔之城”的嘗試,就已經失敗了。

    塞勒姆的女巫審判桉,不只是個簡單的宗教問題。

    馬恩評價過穆教,說他們每隔幾百年,就會因為貧富差距,而讓底層的人以“上面腐化”的名義,重新解經,重新洗牌一次。純潔——腐化——再純潔,這裡的腐化,是綠教教義裡一種特殊詞,不是漢語語義裡腐化。

    的確,宗教是魔怔、無腦子的。

    但在魔怔和無腦子之外,也是有深層次的經濟因素的。

    清教,加爾文這一套東西,是在封建貴族統治下產生的,更符合新出現的自耕農、小生產者的利益的。

    他們鼓勵勞作、節儉、致富。

    但前提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勞作。

    也就是,他們在意識形態、所有制方面,傾向於那種“勞動者擁有自己的生產資料、並且通過勞作致富”。

    放高利貸的,是嗎?

    商人,尤其是投機倒賣、低買高賣的商人,是嗎?

    土地投機的,是嗎?

    開種植園,或者直接有錢買一堆契約奴開發農場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