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三二章 死與復仇(三二)

    不管是王黨,還是輝格的愛國者黨,兩邊的主流意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求和傾向,這裡面內因自然是佔據主導地位的。

    內部階級的因素,是他們對求和的方向保持一致的根源。

    哪些人可以賣、哪些人不可以賣、哪些人要穩住、哪些人可以鎮壓,這些政客們心裡門清。

    這些內部的因素,決定了“怎麼和”。

    而另一些因素,則決定了“戰還是和”。

    除卻那些經濟上的因素,戰還是和,更多的時候,還是看能不能打贏。要是打的贏,戰自然佔據上風。

    但即便現在看來,英國的海峽艦隊,還有一搏之力,可實際上不管是王黨還是輝格黨都不敢搏。

    這和英國舉國決戰西班牙、亦或者後來在特拉法爾加一戰定勝負的時代不同。

    特拉法爾加時代,漢諾威王室已經徹底坐穩了位置。斯圖亞特家族的人,已經基本死絕了。國內的雅各布派,已經消亡,徹底沒有了叛亂的能力。

    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使得全部的、能說出來話的、有一定影響力和經濟實力的國民,沉浸在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感之中。不會如此時這般,託利黨以及舊王朝勢力,依舊擁有可以裡應外合打開關門喜迎王師的能力。

    是以,那時候,打輸了,怕什麼?大幾百萬人口,動員起來,沒有人帶路、沒有人喜迎王師,有什麼可怕的?

    而現在,輝格黨和王黨,都不敢輸,海戰輸了就真的全完。真有人帶路,且真有人會迎王師。

    某種程度上,這段時間,也算是英國王室“得國不正”的影響期,以及那些大商人壟斷專營商鬧得大部分人都人厭狗煩,比如蘇格蘭民眾暴動保護走私犯、勒死軍官;比如普通民眾因為酒漲價,要把國王趕回德國種土豆子。

    而英國和中國的國情、商人力量、農村和城市力量的對比區別,使得英國如果想把大順皇室幹爆、引發國內動盪、實行對等報復,想要取得大順劫船和騷擾貿易這樣的成果……得派人去大順農村,喊出均田口號搞起義,用聖徒精神團結農村,搞出天朝田畝制級別的起義。否則,是沒法對等報復的。

    因為英國貿易發達,所以大順切貿易,可以直接讓英國動盪。

    因為大順農村廣闊,所以英國派人去農村傳教起義均田,才能取得大順切貿易對等的效果。

    畢竟英國對面有個法國,大順旁邊是朝鮮……法國只要過了海峽真能打進倫敦,朝鮮過了鴨綠江是真打不到京城。

    這種區別之下,一方面是海軍那邊的一線軍官,在之前的博斯克恩被擊殺的海戰中,對大順這邊的技戰術水平很認可。燧發機之類的技術細節不提,打破線列決戰、縱隊穿插打尾巴的戰術體系,讓這些一線軍官確信這是個難纏的對手。

    這不是那支以“存在就是威懾”為目的的、打桅杆、搶下風、打了就跑的法國艦隊。而是一支能和英國海軍一樣,眼睛不眨地把還活著的戰友直接扔海里喂鯊魚的、充斥著精神病人、瘋子、酒蒙子、惡棍、殺人犯、重刑犯、食人者的海軍,絕對的此時一流海軍。

    另一方面就是確實打不贏,沒辦法對等報復,而傳教士吹的中國熱風,又使得英國無法確定大順的真正戰爭潛力。一個600萬人口的國家,按照本國的動員能力、壓榨能力和稅收效率,去思考一個兩三億多人的國家,往往會產生巨大的認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