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零四章 死與復仇(四)

    這個看似荒謬甚至荒唐的罪名,既符合英國的政治傳統,實際上也和小愛國者黨的一些理論有關。

    其中一個戰略思路,就是“防止復仇理論”。

    威廉·皮特在大順參戰前、英國已經取得優勢的時候,面對法國暗戳戳的求和,他提出了一個條件。

    除非法國答應這個條件,否則他不接受法國投降。

    即:法國完全放棄在紐芬蘭和北海的捕魚權;法國割讓加勒比群島的重要島嶼;法國徹底放棄對本國漁船的支持和保護。

    這個理論的基礎,源於水手這玩意兒,不是一天蹦出來的。而科爾貝爾的水手註冊制度,為法國提供了足夠的船員。

    但這些註冊的水手,平時是不在軍隊服役的,而是以打漁之類的為生。尤其是紐芬蘭漁場的大型捕魚船,上面的水手都可以在戰時徵召為水手船員,可以快速地擴充艦隊。

    科爾貝爾的政策,也就是後續“法國海軍行政化”的基礎。

    一方面,法國保持著優秀的造船能力,大順千挑萬選最終選擇的艦隊主力艦是法國的74炮標準戰列艦,而不是英國的體系。

    另一方面,法國可以將大量的軍費用在陸軍上,同時通過對海軍的行政化,可以確保文官掌控艦隊。

    而註冊水手製、鼓勵漁船和商船、管控的海外貿易,又可以確保法國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快速造艦,並且徵召足夠的水手。

    法國艦隊打不過英國海軍,那是法國的地緣決定的。法國要是像英國一樣,取締常備軍,只在國內保持一支三萬人左右的陸軍,那法國就完犢子了。

    但是,打不過歸打不過,那是因為軍費不可能無限向海軍傾斜。這並不意味著,法國的海軍就一無是處,實際上依舊有復仇能力。

    威廉·皮特的“防復仇理論”,實際上就是徹底消滅法國海軍的潛力。

    通過禁止貿易、禁止捕魚,從而讓法國實際上喪失後備水手。這樣,即便法國的軍校依舊能培養海軍軍官;法國依舊有造船能力和船隻設計能力;但卻無法快速組建一支艦隊。

    在節節勝利的時候,威廉·皮特的“防復仇理論”,壓服了一切反對的聲音,讓那些對將來心懷擔憂的人,也不再擔心將來的復仇之戰。

    而其掌控制海權的優勢下,貿易依舊繼續,也使得英國的中層,對於購買國債這種事充滿信心,認為將來一定還的起。

    既然打仗有利可圖,資本家和金融界支持。

    既然有防復仇理論,那麼一些保守的政客之前也支持。

    只要我把可能復仇的敵人完全肢解,那麼我們便不需要擔心復仇,一切對復仇的恐懼,都會變為對擴大戰爭的支持。

    想要帝國,就會得到帝國的一切、付出帝國要承受的一切代價。

    威廉·皮特許諾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在這個未來裡,英國將成為世界帝國,並且無需付出過多的代價。

    這,將是歷史的終結、戰爭的終結。

    只要打贏這一仗,法國的威脅就可以被徹底解除,英國將徹底杜絕幾個世紀以來糾纏不休的霸主。

    在這個許諾的美好未來中,法國將失去復仇的能力,因為法國失去了漁船和商船,也就失去了隨時可以徵召的註冊水手,法國的海軍將不復存在。

    而這個美好的許諾的潛臺詞,是:

    土地稅問題?解決了法國,為什麼還要收那麼多土地稅?

    國債問題?解決了法國,並且法國無力再復仇,這些用棉布和茶葉以及貿易關稅抵押的國債,不是分分鐘還給你們本息?

    工商稅和消費稅問題,解決了法國,以後不再有大規模的戰爭,甚至也不必擔心法國的復仇,那麼為什麼還要養一支龐大的常備海軍和常備陸軍?

    海軍拉壯丁強制服役的問題?解決了法國,沒有了復仇壓力,怎麼還能需要海軍繼續拉壯丁上船呢?

    水手待遇問題?解決了法國,沒有了復仇的壓力,那麼水手待遇極差的問題,至少比有法國威脅、要考慮法國復仇戰爭的威脅時候,更容易解決吧?

    在戰爭爆發的開始,這場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爭奪壟斷貿易權的戰爭,就不是沒有人反對。

    包括英國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

    但反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場戰爭是列國之間的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