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九十五章 攻防心理(九)

    起步就在元帥大帳內當侍從,擱在大順叫在帥帳聽用,差毬不多。混幾年,鍍鍍金,積累點資歷,升將軍。

    應該說,直到和大順接觸之前,約翰·莫當特的人生,還是比較順利的,算得上是標準的上層貴族子弟的命運。

    直到,他和大順這邊扯上了關係。

    幾年前,也就是克萊武和孟加拉打關稅戰爭的那一年,威廉·皮特開始執掌英國的海陸軍戰略。

    提出了“襲擾法國海岸,迫使法國無法將海軍集結、迫使法國在海岸預留大量兵力減輕漢諾威和普魯士方向”的戰略。

    也就是此時被託利黨們狂噴的“用金錁子砸人家玻璃”的政策。

    約翰·莫當特被委以重任,作為陸軍指揮官,襲擊羅什福爾港。

    羅什福爾,拉羅謝爾,這個法國港口的命運,有點像是大順的聊城、揚州之類的城市——因為地理、運輸工具、貿易路線的變更而興盛衰亡的城市,比如在運河時代一年貿易額保守估計700萬兩、後來卻混成山東最貧困地區的聊城。

    羅什福爾也一樣,這個後世名不見經傳、只有二三萬人口的小城,此時是法國非常重要的對美洲貿易的港口。

    科爾貝爾選擇了這裡,並建造了要塞、海軍基地和貿易港。原本歷史上,則因為加拿大的丟失、北美的混亂、七年戰爭的戰敗,這座重要的貿易港終於死了,泯然眾人,象徵著法國在美洲的徹底失敗,這座港口是法國美洲戰略的墓碑……

    此時,羅什福爾是個非常重要的港口,重要到什麼程度——這裡是奴隸貿易、中法人參貂皮等“前朝東虜貿易”的集散地,轉口港。

    因為這裡有河、有海灣、海灣門口有島嶼,所以顯然,這裡也是個重要的海軍基地,科爾貝爾的眼光很不錯。

    約翰·莫當特當初的任務,就是執行皮特的襲擾法國戰略。

    而間諜給出的情報,說羅什福爾很容易攻打,守備鬆懈。

    但實際上,等到艦隊抵達之後,發現情況並不是像間諜說的那麼簡單。

    而且,因為當時英法已經宣戰,而大順是武裝中立同盟的發起者——至少在當時,的確是中立的——所以,大順的商船停靠在羅什福爾港內,要把從加拿大運來的人參和貂皮轉港。

    畢竟要是法國船,出去容易被抓;而大順的商船,是中立的,而且還是武裝中立,所以沒人敢抓,而且反正回去也是空著,就順道幫著法國運點貨。

    大順這邊作為中立國,就直接告訴了英國這邊:懂什麼叫武裝中立嗎?

    英國人這邊研究了一下,覺得打個錘子打,萬一不小心真的打到了大順的商船,這邊正和法國死磕呢,那邊再惹一個怪物,這不沒事找事嗎?

    約翰·莫當特和此時作為英國海峽艦隊司令的霍克上將,就商量了一下,覺得別打了,撤。

    然後,約翰·莫當特的命運,就因為大順的這幾條商船而急轉直下。

    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