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十五章 木牛流馬(一)

    皇帝做事的邏輯,是那種基本不算大順人的人,或許難以理解的。

    比如一部分已經不算大順人的大順人,就難理解,為什麼要在災年加戰爭期間修三大殿?為什麼現在還要保持個基本沒啥用的南苑,不把南苑墾荒?以及後世發生的為什麼在甲午戰爭期間還要修園子……

    等等,等等。

    那麼修幾條鐵路,  並不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是如同南苑一樣派人專門維護,哪怕可能三五年就用不了一次,也很正常。

    平日裡不跑車,需要的時候,再運軍隊、運糧食、或者運走災民,這對皇帝來說、尤其是可能每年會多出來二三千萬兩收入的皇帝來說,這也是很正常的。

    在劉鈺看來,  李淦其實是個挺好的封建帝王了。

    這種好,  就類似於,別人家的狗,被訓的能自己去廁所拉屎、能自己開門、能幫主人去買菜等等。總不能撇撇嘴說:這算啥呀?我七八歲的時候就能幹了,這也叫好?哪個人到七八歲還不知道自己去廁所拉屎?

    所以評價封建帝王好壞,並無意義。這是拿人的標準,去看貓狗,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把人的思維帶入到狗身上,甚至看到狗拉屎,便覺得人也拉屎,所以其實狗就是人的思維。

    就此時中國的體量、貿易優勢、技術優勢、國際地緣優勢而言,一個合格的現代的中國的政權,  這要是不在三十年內,  動員出高效組織力量,把北美、大洋洲都佔滿了,那都可以說純是廢物,  及格線都沒到。

    大順在工業革命前在世界貿易地位,  到底什麼樣,  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想要搞生產、居然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孟加拉紡織業的發展,這隻能證明歷史上這個時代中國的統治階層,都是一群廢物。

    勞動人民靠雙手創造出這麼大的優勢,統治階層廢物到根本把握不住。若是知道原本歷史的人,沒有比看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其實是為了買貨這件事,更諷刺、更想苦笑的了。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真就是應了那句話:天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這種急速變化的時候,昨天的激進派,可能今天就成了保守派,後天就成了反動派。

    牛二其實也已經不再是一個大順人。只是他自己並不知道而已。

    因為即便他設想的移民、佔地,也壓根不是從傳統封建王朝的“開疆拓土”去考慮的。

    他對移民佔地的思索,本質上還是如何應對他設想的工業化如何轉型。佔地的目的,是提升人均資源佔有量,確保在進一步的快速轉型之下,還能保證百姓有糧食吃,不會造反。

    人均4畝地,和人均40畝地,哪個容易餓死?這個,一般來說,也用不著什麼太高深的學問才能做出判斷。

    包括他對印度徵稅的建議,都不是站在一個傳統帝國對邊疆羈縻區統治的角度去考慮的。

    大順和歐洲都在發生啟蒙運動,只不過兩邊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線。

    歐洲選擇的,是意識高於物質;而大順秉持的,是物質決定意識。但本質上,還是兩邊的物質基礎、人均資源等等所決定的。